"小溪怎样流进大海”写作指导
(2017-05-17 20:10:03)“小溪怎样流进大海”写作指导
作文评分细则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好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小溪是怎样一路流进大海的呢?遇到高山,它机智地绕过;遇到深涧,它一点点地积蓄力量去填平;遇到断崖,它勇敢地纵身一跃,化作壮美的瀑布……就这样,涓涓细流融入江河,扑向大海的怀抱。
一、审题与立意
1.审题
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通过设问,既指出小溪的目标,又引出下句对小溪奔向大海的过程介绍;第二句话具体阐述小溪面对前进中各种险阻的应对措施;第三句话揭示小溪流淌的结果,融入江河、汇入大海。
理解材料时,可将“小溪”人格化,小溪的流淌好比是人的奋斗、追求。所以“高山” “深涧”“断崖”可以理解为人生的奋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障碍。融入“江河”、汇入“大海”,可以理解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标志;也可以理解为个人融入大的集体,获得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也可将“小溪”类比为其他的小的个体,将材料理解为小的个体的发展历程。只要自圆其说,理解就算正确。
2.立意
材料为叙述类,立意的角度众多。
从“小溪”遇到的三种情况看,可有这样一些立意:机智地面对困难(障碍);积蓄力量壮大自己从而克服困难(障碍);勇敢面对困境。也可从整体立意:遇到不同的困难应采取不同的措施(要学会变通)……
从“小溪”努力的结果看,可有这样一些立意:个体融入集体;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平台;目标应远大……
追溯“小溪”融入“江河”、汇入“大海”的原因,可有这样一些立意:不断进取;目标坚定;坚定信仰并为之奋斗……
3.写作注意点
本次作文的立意范围相对开放。将“小溪”人格化,或将“小溪”类比为其他的小的个体,既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还可以写拟化的物(各种文化、文明等),可以关注自然生命,也可以可以关注人类历史进程演变、自然科学发明创新、社会文化发展等。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只从材料中提炼词语作为立意,比如只抓住“机智”“积蓄”“勇敢”,只谈“机智”“积蓄”“勇敢”,而忽视材料中小溪流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由于本次作文立意广泛,写作空间较大,考生可以自由发挥,但行文一定要符合材料的整体情感倾向。
二、判分
1.判分原则
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文体的要求。需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运用恰当,要敢打高分。
2.判分等级
一类63~70;二类56~62;三类49~55;四类42~48;五类28~41;六类27分以下。
3.特别说明
【立意】
①立意有偏差,但未完全偏,勉强符合题意,原则上定为四类卷及以下;若语言功夫好,可适当上浮。
②立意从材料的某一词语或某一句话而来,断章取义,偏离材料基本内涵,定为五类卷及以下。
③立意和行文完全与材料无关,定为六类卷。
【文体】
记叙类文章要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切忌平淡叙事;议论类文章言之有据、辩之有理,切忌泛泛而谈。对于体裁创新,立意准确,语言精当,可适当提高一档,以适应《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语文)的要求。
【其他】
①作文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判入六类卷。
②如作文达到三基本:立意基本准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就应该在48分以上判分。以充分肯定的态度正确对待学生作文,有利于在最后阶段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③对有特色的作文,如文体创新、见解独特、立意新颖、富有生活情趣等,应勇于打高分,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甚至创作的积极性。
④文体模糊不明,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4.个案处理
①确认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阅卷组长处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三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很低的“问题卷”,最高不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切题,最高不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⑥缺作文题,扣2分。
【原题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小溪是怎样一路流进大海的呢?遇到高山,它机智地绕过;遇到深涧,它一点点积蓄力量支填平;遇到断崖,它勇敢地纵身一跃,化作壮美的瀑布……就这样,涓涓细流融入大河,扑向大海的怀抱。
【材料分析】
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讽刺。这类材料,读懂寓言,弄清寓意是关键。表面上是讲事物,实际上是指向人生。做这一类作文要多角度思考,由果溯因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小溪有明确的方向,冲破一切阻碍奔向目的地。它为什么要奔向大海?是归宿,是理想,是目标,是成就伟大,是融入集体。总之,完成了从平凡到伟大的转变,哪怕伟大的只是一个集体。
遇到高山,它巧妙地绕过它。原来,面对障碍,除了征服,我们还可以智慧地避开它。
遇到深涧,它一点一点地去填平它。原来,当我们还很渺小时,我们可以一点一点地积蓄自己,让自己不断强大,强大到比自己的对手还要强大。
遇到断崖,它纵身一跃把自己化作壮美的瀑布。原来,面对绝境,勇气和无畏可以帮我们绝处逢生,变得更强大、更壮丽。
如果一个人拥有小溪的智慧心、进取心、无畏心,也能成就一片壮阔的人生大海。
关键词:机智、积蓄、勇敢。但就机智写机智当为偏题。应当是在奔向目的地的过程中需要机智、积蓄、勇敢。目标+知慧、目标+积蓄、目标+勇敢……方为扣题。
【立意参考】
1.朝着大海的方向,不断奋进,最终定会汇入大海。
2.人生的智慧
3.人生不只有奋勇向前,还有迂回曲折,有厚积薄发
4.从平凡到伟大
5.平凡的小溪经过困难挫折终于汇入大海,人生也要经历各种苦难。
6.个人融入集体才能成就伟大。
7.磨难成就辉煌
8.挫折、艰险、阻碍是成功的阶梯
9.人生有目标就有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
10.
11.积蓄自己,强大到比自己的对手还要强大
12.面对绝境,勇气和无畏可以帮我们绝处逢生(勇敢面对困境)
13.智慧心、进取心、无畏心,成就人生一片壮阔的大海
14.咬定青山不放松(目标坚定、不断进取)
15.人生在不断战胜困难中逐步靠近终点
16.
【好题列举】
1. 上善若溪
2. 只顾风雨兼程
3. 朝圣之路并非坦途
4.虽千山万水吾往矣
5.向着梦想奔跑
6.三种态度看挫折
7.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8.智慧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