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材料作文“名誉”审题指导

(2016-02-22 15:07:08)
标签:

材料作文审题

⑴莎士比亚说:“把名誉从我身上拿走,我的生命也就完了。”

(2)泰戈尔却说:“名誉是生命之流中泡沫,”

这两句话寓有深意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㈣⑴【审题】虽为材料作文,但关键词“名誉”很突出,已起到题目的实际作用。

但是不是说可以撇开材料,细读材料,既能得到灵感和启发,又能确保立意准确。

两人关于名誉的言论,可浓缩为“名誉等于生命”、“名誉等于浮云”。 核心问题在于“名誉对于人的价值”。

这就是写作文要扣住的核心,不能偏!

其次,不少同学对“名誉”一词理解有偏,这里可以运用“拆字法”。名声+荣誉。

你可以说这是个有名的歌手,但不好说这是个有名誉的歌手。档次不同。

此外,对材料作文要求有分歧。可能不要求两句综合考虑,但结合起来最保险,立意也能更缜密。

【立意】

按莎翁的话立意:

1. 名誉的内涵(是什么):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强烈的责任意识。

2. 名誉的作用(为什么):珍惜名誉的人,是精神上的贵族,有自己严格的处事底线和行为准则。名誉是用实力、意志、品质、家族传统换的的,值得用生命去捍卫。

3. 事例:

欧洲贵族:普希金为名誉和尊严和军官丹特士决斗而死。

蔡元培觉得受了学生无端的质疑和侮辱,涨红了脸:“我要和你决斗。” 中国古代“士”: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我并不那么反对贵族范儿,最近读罗马史读到贵族体制的部分甚至有些感动,说是罗马的贵族虽享受更多的权力,但打仗时也身先士卒,流更多的血汗。这种将责任感和精英地位联系在一起的贵族范儿,似乎更靠谱一些,不似我今天在中国看到的贵族范儿:把冷漠当品味,把懦弱当清高,忙不迭地抢“大苹果”,又迫不及待地鄙视普通人——好像脖子仰着仰着,个子真会长高一样。——《观念的水位》

4. 小角度:教师的名誉(陈寅恪坚持授课)、医生的名誉(希波克拉底誓言)、作家学者的名誉(坚持说真话)、人大代表的名誉(为百姓代言)。

5. 联系社会现实。当下很多价值观受到挑战,许多人不惜丧失自己的名誉,突破最基本的底线,只为一己私利。如三鹿奶粉、明星代言、专家弄虚作假??

 按泰戈尔立意:

1. 名誉的内涵:名誉只是前一阶段已取得的功绩,可能来自运气、可能来自家庭、顶多是自己过去的价值。

2. 为什么:追求更高的心灵境界、追求更大的人生价值;而沉溺于荣誉会迷失自我、禁锢自身。本色生活、激流勇进。

积极争取,得之淡然,不得坦然。

3. 事例:钱钟书和杨绛拒绝采访、闭门读书。

马寅初不惜北大校长被撤、声名扫地,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苏珊·桑塔格背上支持伊斯兰的恶名,但坚持了自己学者的独立立场。 (程婴、公孙杵臼隐忍一时,为谋大局。司马迁。沈从文天安门广场扫厕所。)墨子: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4. 仿句运用:

双城记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不缺少名气的时代,却是缺少名誉的时代。

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名誉诚可贵,本色价格高。张爱玲曾经提到人生的三件憾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名誉不彰。

5.联系社会现实。作家沉溺于名誉,不深入民生,写不出“接地气”的作品。学者沉溺于名誉,不潜心学术,没有创新和突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