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邢台的成语典故】石勒【鹿死谁手】【坚壁清野 】等
【鹿死谁手】
(出自邢台,石勒)成语发音:lù sǐ shuí shǒu 成语释义: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源于《晋书·石勒载记下》。东晋时代,十六国中后赵的开国皇帝名叫石勒。他在襄国(今邢台)称帝后,有一天,他设宴招待高丽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时候,他大声地问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来的哪一上君王?"徐光想了一会儿说:“您非凡的才智超过汉代的高祖,卓越的本领又赛过魏朝的始祖,从三王五帝以来,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轩辕黄帝第二吧!”石勒听后笑着说:“人怎么能不了解自己呢?你说的也太过分了。我如果遇见汉高祖刘邦,一定做他的部下,听从他的命令,只是和韩信、彭越争个高低;假使碰到光武帝刘秀,我就和他在中原一块儿打猎,较量较量,未知'鹿死谁手'?”后来,人们用“鹿死谁手”来比喻双方争夺的对象不知道会落在谁手里,引申指比赛双方还不知道谁胜谁负。
【舌灿莲花】
(邢台,佛图澄)“舌灿莲花”的典故源自南北朝高僧佛图澄的一段事迹。在《高僧传》和《晋书·艺术传;佛图澄》里记载:后赵国主石勒在襄国(邢台)召见佛图澄,想试验他的道行。佛图澄即取来钵盂,盛满水,烧香持咒,不多久,钵中竟生出青莲花,光色曜日,令人欣喜,于是,后人便引“舌灿莲花”来譬喻说话的文采和美妙。
【饱以老拳】
饱以老拳- 痛打,尽情地揍。语出《晋书•石勒载记下》:“孤往日厌卿 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后赵石勒称帝后,请武乡有声望的老友前往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同他们一起欢会饮酒。当初,石勒出身贫贱,与李阳是邻居,多次为争夺沤麻池而相互殴打,所以只有李阳一个人不敢来。石勒说:“李阳是个壮士,争沤麻池一事,那是我当平民百姓时结下的怨恨。我现在广纳人才,怎么能对一个普通百姓记恨呢?”于是急速传召李阳,同他在首都襄国(今邢台)一起饮酒,还拉着他的臂膀开玩笑说:“我从前挨够你的拳头,你也遭到了我的痛打。”随后任命李阳做参军都尉。
【怙恶不悛
注音
同义
反义
解释
出处
示例
【坚壁清野 】
《晋书·石勒载记》:“勒所过路次,皆坚壁清野,采掠无所获,军中大饥,士众相食。”这则记载说明,石勒起事初期,率军所经过的地方,壁垒坚固,人口皆已转移,粮食、物资皆已收藏,使其军中供给匮乏。战事十分不利。后来,石勒凭借其智勇多谋,转败为胜,终于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在襄国(今邢台)做了后赵皇帝。“坚壁清野”,就是在敌军入侵时,加固壁垒,转移人口,收藏粮食和物资,使敌人无所获取,陷于断粮断炊的困难境地。这是古代战争中对付强敌的一种作战策略。后世,对“坚壁清野”这一词语广泛使用,成为防御战争中的一个专用的成语典故。
【抱子弄孙 】
这一成语典故的出处在晋咸和年间、后赵时期的邢台。晋咸和八年(公元333年)石勒病死,传位于他的儿子石弘。石勒的从子中山王石虎(字季龙)因未得帝位心存不满,靠武力废杀了石虎,篡位登基坐了皇帝。他心满意足地说:“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因其未能居安思危,后来,石虎后代子孙自相惨杀,后赵王朝数次引起宫廷政变。后世对“抱子弄孙”这一成语典故多有应用;有的将其演变为“含饴弄孙”,作为中性词用于褒义和贬义之间。近代,也有人用这一成语典故形容老年人的安享天伦之乐的晚年生活。
【石勒听读】
原文:石勒不知书,使人读汉书。闻郦食(yi,四声)其(ji,一声)劝立六国后,刻印将授之,大惊曰:「此法当失,云何得遂有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
翻译:石勒不认识字,让人给他读汉书,当听到书生郦食其劝说刘邦册立六国的后代,并且刻印章要授予他们那段的时候,不由大惊失色说道,“这个方法必将失天下,如何说刘邦便的了天下呢?”待到读到留侯张良谏阻高祖刘邦时,他说,“幸亏有张良的谏阻啊!”
出处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七.识鉴》
石勒以襄国(今邢台市)为都建立后赵
留侯:指后赵留侯张宾,今邢台南和人(一说内邱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