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乌岭小学位于经开区民生路289号,毗邻火车道旁。学校始建于1967年,至今已有55年历史,起初是一所只有三间土坯房的耕读小学,到1976年三所耕读小学合并为一所,名为光辉小学;1992年归十里铺乡教委管理,更名为乌岭小学;随着经开区不断发展、壮大,2000年划到经开区,隶属经开区教育局管理。一路走来,乌岭小学在经开区管委会大量投入和教育局的亲切关怀下,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校园环境从土黄色到绿色
三十年前,学校只有几间平房,深灰的屋瓦,斑驳的墙面和早已褪色的木门。布满黄土的校园,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学校的设施很是简陋,教室里一块水泥黑板,吱吱呀呀的桌凳,凹凸不平的地面。校园内的体育器械,也只有一个简易的双杠。
2007年,学校新建了一幢4层大楼,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有微机室、实验室、阅览室,还有音、体、美器材室、多媒体室等,每间教室均安装了班班通,配套设施达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019年,学校新建了运动场,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解决了上体育课无场地、学生活动无场地的难题,也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学校整体装饰,如校园文化墙、走廊文化墙和班级文化墙在逐步完善。校园整洁了,绿化了,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二、老师队伍素质从弱到强
起初,教师全部本土化,且年龄结构老化,部分教师是民师及转正过来。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六个教学班也只有十一、二位教职工,没有音、体、美专职教师,老师上课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由于到乌岭小学交通不便,位置偏,生活、工作环境也不好,许多教师不愿来,教学一直提不上去。
如今,学校教师队伍越来越年轻化,教师平均年龄40岁左右,音、体、美专职教师配备齐全,师资力量逐年增强。学校在编教师17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10人,大学本科学历14人,大专学历3人,学历合格率100%。市教坛新星1人、市骨干教师1人、市教研先进个人1人。教师上课不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而是巧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助力课堂教学实施。学校教科研氛围逐渐浓厚,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及课题研究。
三、学生活动从单一到多样化
三十年前,学校条件有限,连体育用品一无所有,课余时间,学生就用自制的沙包、毽子玩耍,或是在有限的场地里追逐,顷刻尘土飞扬。下雨天,积水就顺着校门流进来,校园里就会出现一条“小河”,学生冒雨来到“河边”捉鱼虾,放纸船。
如今,办学条件改善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了。学校经常开展各类学生活动,比如:田径运动会、足球赛、文艺汇演、书画比赛、劳动技能大赛、趣味游园活动等。此外,学校还创编集跑操、绳操、啦啦操、足球、长短绳、放松操、经典音乐为一体的阳光体育大课间课程,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空地,绘制地面游戏,开辟劳动基地,最大限度挖掘教育资源,发挥每一块空地作用。学校校本课程丰富多彩,尊重了每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五育并举、全面育人。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乌岭小学教学质量稳步攀升,曾连续两次荣获经开区“教学质量提升奖”,曾荣获市级“师德先进集体”、“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等称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每学年荣获省、市等次奖约30人次,多名教师评为“安庆市先进教研个人”、“经开区骨干教师”。学生的综合素质逐年提高,学生参与的各类比赛捷报频传。
乌岭小学以“让每一朵小花精彩绽放”为办学理念,认认真真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踏踏实实做好每一天工作,锐意进取,再接再厉,在规范中求优化,在优化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特色,在特色中求品牌,不断提升学校发展内涵。
安庆市乌岭小学
2022年7月2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