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3-05-16 11:30:15)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夏天的森林尤其显得特殊。

2 感情朗读课文,并能从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选一段背下来。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生字卡片)学生(课内外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观看《美丽的小兴安岭》图片。  

2、你们觉得小兴安岭的景色美吗?

 3、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自我发现 

1.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板书:美丽花园    巨大宝库)

       作者是按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顺序向我们介绍的。我们一起到文中寻找。孩子们请自读课文,拿出笔把你认为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美的词语或句子用﹏画出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汇报交流

(一) 春天: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句一: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1)“抽出”能换个词吗?(长出)怎样的长出才叫抽出呢?同学们想想树木蓄积了一个冬天的力量、一个冬天的精神,一到冬天怎样地长出来啊?(奋力、兴致勃勃、使劲、生机勃勃……)

2)是啊,作者用词多准确,一个“抽”字把春天的活力、春天的气息全都写出来了。让我们做春天的树枝,生机勃勃地长出来吧——生读。更有精神地长出来吧——生读。

句二: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张满了春水。

1    自由读句子,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丁丁冬冬、小溪在唱歌的声音、潺潺、小溪在弹奏乐曲的声音、小溪的欢笑声……)这么多美妙的声音都融合在一个词里——淙淙。

2    谁能给我们带来这美妙的声音?指名读,多美的“淙淙”声啊,齐读。

句三: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1    让我们一起做快乐的小鹿,读读这个句子吧。小鹿,小鹿,你们在干什么?(俯下身子喝水、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请生做动作理解、体会小鹿的可爱。

2    多么可爱的小鹿啊,谁能读出这种可爱?指名读,生评,齐读。

4同学们,有人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能把一句话,读成一幅画,我们做到了。但我认为读书还有更高的境界,那就是不仅能把一句话读成一幅画,还能适当地增添画面。那么春天的小兴安岭除了这些美景,还有什么呢?

5交流,春天的小兴安岭在你们的眼中到处一片生机勃勃,那么在摄影师的眼中是怎么样的呢?一起来欣赏录象。

6看了这美景,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赞美的话想说,就让我们把所有的赞美都融入朗读之中吧。齐读。

7、总结方法:春天这段作者先交代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什么?

(季节——树木——其他景物)

(二)夏天

1  小兴安岭的春天还没欣赏够,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灿烂的阳光,一起走进夏天的小兴安岭吧。学习第二小节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第二段的学习方法边读边想,这段作者先交代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什么?

2夏天的树木是怎样,读有关句子

3这一段主要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景物?板书:树木  浓雾   阳光  野花

4哪些画面使你更加喜欢小兴安岭了?

根据学生回答,先后出示句子。

句一: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1    听师读句子,你觉得夏天的树木怎么样?(茂盛、郁郁葱葱、苍翠)用书上的一个词就叫——葱葱茏茏。

2    我们可以把信封起来,可以把窗户封起来。是什么把整个森林封起来了?(枝叶)引读:这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因此,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面对这样能遮天蔽日的树木,你想说些什么?

3    生朗读展示。

句二: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1    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出示课件欣赏。(朦胧、人间仙境、隐隐约约、像蒙上了一层薄纱……)

2    男女分别感情朗读。

句三: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1)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美?出示课件欣赏。(绚丽多彩、金光灿烂、光彩夺目……)

2)指导朗读。

句四: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    看图体会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2    感情朗读。

5小结:

这一段,作者抓住夏天枝繁叶茂的特点,通过乳白色的浓雾、像利剑一样的金光、五颜六色的野花,写出了夏天的绚丽多彩。这怎么不使我们更喜爱小兴安岭呢?齐读第3小节。

(三) 默读课文,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

我们知道小兴安岭的春天、夏天都很美,那秋天、冬天又怎样呢?你们想知道吗?现在,老师让你们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学生继续用上述方法,默读课文,自学四、五自然段,看看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

1. 检查自学情况

第四、第五自然段各写了什么景物?

秋天冬天一段,哪个句子写得好?

出示句子:a.落叶在林间飞舞            b.西北风呼呼地刮着                                  (词语替换法,让学生理解飞舞更能表现秋天的欢快、活泼;突出西北风非常猛烈)

2. 小结:秋天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贵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多么令人惊喜!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给文章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这两段,作者也是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刻写出来的。

3. 指导学生读出丰收的喜悦及动物的不同表现。

4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只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大家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那里景色诱人,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大花园、宝库)

齐读最后一段

四、反馈提升

欣赏完小兴安岭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

五、实践应用

配乐朗读

你听说过东北三宝吗?课件演示

 板书设计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抽出新枝 长出嫩叶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落叶飞舞 果实累累

树上积雪 动物过冬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景,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
      文章主要围绕
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媒体运用,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乐学。使学生全身心的融入情境,感受美。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小兴安岭特有的美丽,我也尝试着利用媒体开展教学。在导入之后,我首先让同学们观看了有关小兴安岭的动画图片。同学们看得非常投入,从学生惊叹的语气和表情中,我已感受到他们被小兴安岭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于是我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入对小兴安岭
春天这一小节的学习。
      在优美的情境之中,孩子们感受着美,随着老师的点拨,很直观、很轻松、很投入地理解了
”“等难解的词义。并有层次地感知了课文,真切地感受着生机勃勃的春,草木茂盛的夏,果实累累的秋,雪景壮丽的冬。带着美好的体验,孩子们热情的描述着他们最喜欢的季节,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
     
自主交流、锻炼阅读能力
      这一课,因为课文容量较大。而且,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内容,在学法、步骤上基本一致。于是,我们采取先扶后放的原则进行教学。在对春天这一小节重点指导学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学法。然后再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其他的三个季节。刚开始学生发言有些拘谨,回答也缺乏层次性。于是,我鼓励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们才逐渐地活跃起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心目中的魅力的小兴安岭。

互动是这节课学生呈现的基本状态,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我对学生真诚的爱和正确的情感示范,使学生生情入境,使他们在学习中融进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真正地投入了学习。    贯穿于整个教学中的感情朗读,使学生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了语言之精妙,领悟了语境之灿烂,陶冶了美的情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们总是以自己的知识储存,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丰富着课文的意蕴。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美中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1、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尽量给学生提供直观性强的素材,使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结合得更紧密。2、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用心品味语言文字的美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明确自学重点)

师:(出示中国地图)哪位同学能在地图上指出小兴安岭所在的位置?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吗?

生:纷纷举手上台指出,并告知在预习时根据课本中的第一句话“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在地图上找到的,有的说是请教了爸爸妈妈了解的。

师:同学们都会动脑筋学习。看看课题,再动脑筋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会抓住什么介绍小兴安岭呢?

生:“美丽”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从以下两点进行学习。

课件显示自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任选文中描写四季景象中的一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感受“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季节特点准确描写景色的。

生:齐读课题和自学重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安排自学时间1)

师:请大家自由读文,疏通课文后思考全文的结构、描写的顺序(用方框圈出表现顺序的词语)以及本文的中心句(用波浪线标出)。自学时间3分钟。自学之后课和同桌讨论交流。

生:立即投入学习,有的大声朗读,有的小声诵读,有的默读,并不时用笔圈画。自学完毕后与同桌交流检查。

师:检查并明确自学任务。

三、品读课文,再次感悟(安排自学时间2)

师:对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我们有了初步的感受,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让优美的文字在我们的脑海中活动起来。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欣赏,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

播放录像,师随机点评:生气勃勃的春季,草木茂盛的夏季,果实累累的秋季,雪景壮丽的冬季;并在录像播放过程中引导理解“封”“浸”等词语的意思。

生:随着景色的变幻,不时发出惊叹之声。

师:刚才我们通过录像再次欣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接下来请大家谈谈你最喜欢的那个季节,希望你的描述能让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出美丽的画面。

生纷纷举手,绘声绘色地描述。

 

师:大家说得真好。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准备好之后,在学习小组中互相交流,请同伴点评帮助。自学时间为5分钟。

 

生:放声练习朗读,并很快在组内交流、互点互评、互帮互助,气氛热烈。

 

师:分别请喜欢春、夏、秋、冬季节的学生起立朗读。(配乐)

师:四季景色的描写中都写了什么景物的变化?请用三角形符号标出,并画出相关的句子。作者主要通过哪些词语写出了它的变化,请大家用着重号标出,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思考之后请在学习小组中交流,并练习朗读有关的句子。学习时间为10分钟。

生:思考、圈画、练读,组内讨论交流,明确共同描写的景物为树木,练习朗读有关四季树木变化的语句。

师:请学习小组中的汇报员汇报组内讨论情况,并用四色粉笔分别板书描写四季树木变化的关键词语。

师:请学习小组分别展示朗读。

四、理清顺序,指导背诵

师:作者通过树木的变化写出了四季变化。四季之中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请大家根据自己喜欢的段落,圈出作者有顺序的描写了哪些景物,练习背诵。准备时间为 8分钟,比一比谁背的准确流利,或谁能有感情的背诵,或谁在规定的时间内背诵的段落最多。

生:迅速圈画,练习背诵,并与同桌互检互测。

师:按照四季的顺序,你能背诵哪个段落,就请你站起来背诵,看看谁站的时间最长。

生:起立比赛背诵,(配乐)不甘示弱,气氛热烈。

五、巩固成果,小结收获

 

1、课件出示填空题,生齐答:

春天,小兴安岭的树木______新的枝条,_____嫩绿的叶子。

夏天,树木长得_________,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______严严实实的,______了人们的视线,_______了蓝蓝的天空。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

冬天,树上______了白雪,西北风_____地刮过树梢。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______________,是一座__________,也是一座______________

2、请生自由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生:我知道了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了,那儿景色优美,我真想亲眼去看看。

生:我觉得自己的朗读有感情了。

生:我都能背诵三个自然段了!

生:我希望大家一起来保护美丽的小兴安岭,让它的四季永远美丽!

生:我知道了在描写景色时,除了像《西山公园》那篇课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外,还可以像这篇课文一样用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的方法来描写。

生:我觉得这次我们学习小组在讨论时大家都能积极参与了。

3、师小结铺垫:

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下节课,我们还要一起去挖掘小兴安岭丰富的宝藏呢!到那时你一定会再次惊叹:(师生齐读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随笔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听课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老师的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徒有形式,没有实效。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师:这篇课文讲了小兴安岭的哪些景色?
生:讲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
师:请喜欢春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夏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秋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找到了各自的集体,大多数坐到春季、夏季小组中,而秋季那一组只有4位同学。接着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多数小组选派一名最能说话的同学发言,发言往往只代表他个人的观点。
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人,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一是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恰当,是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目标必须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二是小组已经形成合作的机制,小组内的学生熟悉合作的规则,明确自己的分工,学习要在民主、有序的状态下进行。三是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充分地讨论、交流、整合。四是合作目的是双赢,要让学生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学习的效益和快乐,凡是个体学习能解决的问题最好不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总之,组织合作学习,必须全盘考虑学习的目的、时机、机制、指导方式等因素,不能只追求形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