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9《露香亭》

(2019-02-27 15:55:50)


              99《露香亭》

                     
                            北渚一帝子,咯川一宓妃。池有千种莲,平生所见稀。 
                       纤秾多态度,红白争光辉。我来亭上饮,夜久未忍归。 
                       翁家采香人,但爱香满衣。岂知清露湿,团荷泻珠玑。 

                                                                                    ——《露香亭》

作者简介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 灼出生贫寒,青年时代曾到成都求学,后往京师应试,虽学识渊博却举场失意,终未入仕,只得流落江南寄人幕下,作舞文弄墨的吏师。晚年闲居成都和遂宁潜心著述,成为宋代有名的学者。据有关史料记载,他的著作有《颐堂文集》五十七卷、《周书音训》十二卷以及《疏食谱》等,但已大部佚散,现存的仅有《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
  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碧鸡漫志》论述了上古至唐代歌曲的演变,考证了唐乐曲得名的原由及其与宋词的关系,品评了北宋词人的风格流派,是从音乐方面研究词调的重要资料。《糖霜谱》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适用的甘蔗生产和制造工艺的科技专著,《文献通考》、《四库全书》和《中国机械工程发展史》等都对此专著作了高度评价。王灼在《糖霜谱》中记载:“糖霜一名糖冰,福田、四明、番禺、广汉、遂宁有之,独遂宁为冠。”可见当时遂宁制糖业已是十分发达了。
  

《碧鸡漫志》

    《碧鸡漫志》论述了上古至唐代歌曲的演变,考证了唐乐曲得名的原由及其与宋词的关系,品评了北宋词人的风格流派,是从音乐方面研究词调的重要资料。

《糖霜谱》

     《糖霜谱》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适用的糖霜生产和制造工艺的科技专著,《文献通考》、《四库全书》和《中国机械工程发展史》等都对此专著作了高度评价。
       王灼在《糖霜谱》中记载:"糖霜一名糖冰,福田、四明、番禺、广汉、遂宁有之,独遂宁为冠。"可见当时遂宁制糖业已是十分发达了。

                                               99《露香亭》

诗词选读

长相思
宋·王灼

来匆匆,去匆匆,
梦短无凭春又空,难随郎马踪。
山重重,水重重,
飞絮流云西复东,音书何处通?

清平乐

坠红飘絮,收拾春归去。
长恨春归无觅处,心事欲谁分付?
卢家小苑回塘,于飞多少鸳鸯,
纵使东墙隔断,莫愁应念王昌。

与诸友游杨氏池上,呼王隐居小饮,晚登书台
宋·王灼

微风度竹气,澹烟增树色。
探寻得佳境,滟滟一池碧。
藻荇纷纵撗,鱼虾时跳掷。
同游好事者,喜我有此僻。
置酒助清赏,环坐藤阴侧。
白须比邻翁,怪语不自惜。
欲学三杯醉,相付一笑适。
酒罢寻归途,翁亦返旧宅。


台山如招人,突兀城南隅。
我来有佳兴,不辞石磴纡。
步穷孤绝顶,局局万丈馀。
永怀旧刺吏,儒冠此研书。
竟以印绶归,荣光烛乡闾。
世事几反覆,百年等须臾。
地闲芳草积,树暗怪禽呼。
空留好书名,永与此山俱。

今按:书台,即南宋遂宁府小溪县书台山。                   

99《露香亭》

附录  子昂故里·诗意遂宁 | 原来这么多的著名诗人都是遂宁的! 

       好山好水养好人,不看不知道,原来家乡遂宁出了这么多的著名诗人!“子昂故里·诗意遂宁”不是说说而已。
       看了这些家乡人写的诗,你有没有觉得很骄傲?

陈子昂

        陈子昂(661~702),初唐杰出文学家、政治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射洪县)人。在诗歌创作方面,他高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大旗,开创了初唐一代诗风,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海内文宗”。唐代师祖陈子昂主张改革六朝以来绮靡纤弱的诗风,恢复《诗经》的“风、雅”传统,强调比兴寄托,提倡汉魏风骨。存诗一百余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诗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和《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其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从中受到启迪。陈子昂亦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前驱者。他的散文虽仍夹杂部分骈偶语句,但大体上质朴疏朗,接近先秦两汉古文,改变了唐初文风。陈子昂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铿锵四句,掷地有声,大气磅礴,摇撼古今,成为千古绝唱!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感遇三十八首》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登泽州城北楼宴》

平生倦游者。
观化久无穷。
复来登此国。
临望与君同。
坐见秦兵垒。
遥闻赵将雄。
武安君何在。
长平事已空。
且歌玄云曲。
御酒舞薰风。
勿使青衿子。
嗟尔白头翁。

黄峨
       黄峨(1498-1569),明代蜀中才女、文学家,字秀眉,四川遂宁人(今遂宁市安居区玉丰镇)。黄峨为明代文学家杨慎之妻,人称“黄安人”。能诗词,散曲尤有名。所作有《杨夫人乐府》,其中多与杨慎《陶情乐府》所收者相混,近人将两人之作合编为《杨升庵夫妇散曲》,又有《杨状元妻诗集》。黄峨与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并称“蜀中四大才女”。

《寄外》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张鹏翮

       张鹏翮,号宽宇,清代四川遂宁黑柏沟(今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人,清代名臣、治河专家、清代第一清官。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及第,历任礼部郎中,兖州、苏州知府、江南学政、浙江巡抚、河道总督、两江总督、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等职。史称“清官”、“贤相”。随索额图勘定中俄东段边界,为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作准备。1700年任河道总督主持治理黄河10年,治清口,塞六坝,筑归人堤,采用逢湾取直、助黄刷沙的办法整治黄河,是清代268年间四川官位最显赫、名声最响亮的人物。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也称“老船”,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官名)、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山东莱州知府。对诗、书、画均造诣精深,诗文奇杰雄劲,被誉为“蜀中诗人之冠”。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谢端
       谢端(1279-1340),字敬德,号桤斋,四川遂宁人。早年与宋本以文学著名,时号“谢宋”。延祐五年(1318)登进士乙科,授承事郎、潭州路同知湘阴州事。岁满,入为国子博士,调太常博士。后升侍制,选国子司业,累迁翰林直学士,阶太中大夫。端善为政。至顺、元统以后,朝廷制策,多出其手。至元六年去世,赠国子祭酒、轻车都尉、陈留郡侯。谥“文安”。有《谢文安遗文》,今不传。

    《周此山先生诗集跋》

       栝苍周此山诗若干首,故翰林侍读学士袁公伯长谓其:“意度闲逺,议论雄深。”今翰林直学士欧阳君原功则谓其:“无险劲之辞,而有深长之味,无轻靡之习,而有舂容之风。”江浙提举陈君众仲又谓其:“简淡和平,语多竒隽。”三君子之言,皆信于世,则君之诗,信可以传矣!余友翰林修撰宋显夫裒集中统至元以来之诗,特选其精者,手自缮冩,已逾数千篇,而犹采摭未巳,期他日锓梓以传。余欲求此山此集示之,而众仲之官余杭,携其诗稿与俱往。周君亦将归栝苍矣。则显夫之所集者,犹有沧海遗珠之一恨也!周君其肯録以寄余乎?

吕大器

       吕大器(1586-1649),字俨若,号先自,遂宁县北坝人。晚明重臣。崇祯元年(1628)成进士,为官清廉,嫉恶如仇。著有《东川文集》、《抚甘督楚疏稿》。《明史》卷二七九有传。

吕潜
       吕潜(1621—1706) 字孔昭、石山,号半隐、耘叟,晚号石山农、石山居士,四川遂宁人,南明宰相吕大器之子,侨居江苏泰州。明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十六年(1643)中进士,官行人,授太常博士。工诗文,善书画,时称“诗书画三绝”。吕潜与新都费密、达川唐甄合称“清初蜀中三杰”,与金陵著名画家龚贤并称“天下二半”(龚贤,字半千),卒葬遂宁枣子坪,享年八十有六。《国朝耆献类征》卷四六六、清嘉庆本《四川通志》《遂宁县志》等有传。


吕潜画作

    《念奴娇·吴山超然合望西湖》

        高台醉上,溢绿树浓阴,崇崖峭壁。日日西陵游治处,风送歌声徐疾。花里紫骝,水中青雀,影动湖光碧。良辰胜地,六桥遥锁春色。
        何处折柳寻桃?朱楼画舫,南渡思畴昔。往事杭州浑是汴,过眼湖山陈迹。门外清波,祠前宿草,牧马高峰脊。光阴倏忽,老我一生为客。

李仙根

        李仙根(1621-1690),字子静,号南津,人称“李侍郎”。四川遂宁人。仙根为有清一代四川唯一榜眼,遂宁史上科名最高者。父李实,明代语言学家,知长洲县。母为吕大器女,吕潜之姊。仙根与清代廉吏张鹏翮同籍,家在遂宁书台山下。李仙根工诗善书,其实放形象,富于变化,其书法精行草妍丽多姿,流畅疏朗,逸趣横生,其绘画造诣亦深。著有《游野浮生集》,其奏疏碑文、杂文及多件书画作品传世。

    《登遂州城晚眺》

城头日见七星悬,曳屩探奇即洞天。
鸡犬不留缘底事,祇遗百叠养琼田。

席书
       席书(1461—1527),字文同,号元山,祖籍蓬溪县吉祥镇席家沟。明代弘治三年(1490)三甲第122名进士。历官山东郯城知县、户部员外郎、贵州提学副使、湖广巡抚、礼部尚书;嘉靖六年(1527),加武英殿大学士,成为首辅。著有《元山文集》《漕船志》等著作。与其弟席春(吏部侍郎)、席彖(户科给事中),合称“三凤”。


                  99《露香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