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理论:尊重自然规律,遵循人伦道德

(2013-11-30 16:40:56)

      天理论是二程理学的哲学基础。是二程在继承先秦儒学经典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独创性命题。程颢说:“吾学虽有所授,但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的。”

 “理”这个概念在先秦便已出现。《韩非子·解老》曰:“理者,成物之文也。”“万物各异理,万物各异理而道尽。”此处“天理”固然是指自然的纹理、结构,不仅自然事物有其内在的纹理、结构,社会存在也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孟子更进一步指出,人的思想感情也有其“理”,“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孟子·告子上》)这里,“理”与主体的道德属性联系起来。

二程说“天理”二字显然并不是指其创造了“天理”这个词,而是指其哲学思考的核心 是“理”,经过他们的哲学思考和创造性诠释,“天理”或“理”上升为世界的本原,成为其理本论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

二程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理”。“凡物皆有理”,“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此处的“物则”、“物理”是指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律。程颢说:“《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懿,好是懿德。’……万物皆有理,顺之则易,逆之则难,各循其理,何劳于已力哉。”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本质特征,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运动变化的,“各循其理”说明事物所遵循的规律是各自不同的。就万物各异其理看,这与先秦时对理的看法并没有区别,但二程的创造性在于将“天”释为“理”。二程说:“天者理也,神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

二程以天释理、以诚释理,其所关注的是理的自然性、必然性。二程说天理“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含有天理的自然而然的意思。

二程对于天理的认识与中国传统儒者一样“都是以天人合一”为指向的,但二程主要关注的并不是自然的物理而是人伦之理:是封建的君臣父子之理。所谓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便表达了二程所说的天理是指人伦道德。程颐说:夫有物必有则,“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这表明二程所谓天理其实是人类社会的伦理关系。遵循了这样的人伦关系则天下和谐、安定,否则就会悖于正理,造成不安定,不和谐。

在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学习二程天理论思想,具有积极意义。一是要认识到自然万物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作为自然万物中的一员人类,要遵从自然规律,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为了人类无节制的非分的欲望,向大自然无限制地、毁灭性地索取、开发,否则最后将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二是要像遵从天理一样,遵从伦理道德,做到父慈、子孝,敬老爱幼,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