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更需要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性,高校也应承担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优良品性的任务,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即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淡薄、学会自律。
如今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他们有敏锐的心智和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但这还远远不够,他们更需要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性,高校同社会、家庭、中小学校一样也应该承担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优良品性的任务,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即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淡薄、学会自律。
刘某是我院的一名女生,家庭条件优越。优越的家庭条件造就了她的骄傲、清高、孤僻的性格。在一次查寝中,由于使用了违章电器,与查寝的学生干部发生了争执,在辅导员老师的谈话中,又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在让刘某冷静下来后,我让她换位思考,,站在学生干部职责的角度,以及寝室安全的角度考虑问题,增强对查寝工作的认同;另外,让她明白,与人为善,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也是一种文明,即使自己有理,也不能咄咄逼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宽容别人,才会给自己带来广阔的天空。
从实际出发,用实践唤醒学生的感知。对于刘某的引导教育,仅仅依靠谈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针对性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暑假期间,我给他们一地区的学生布置了暑假社会实践工作,他们一行人去了“XX儿童之家”。在开学初的社会实践总结中,她的发言很积极,能够感触到刘某的感触很大,对她的影响很深。同时,也督促她所在班级的班干部经常带动她参加集体活动。在共同的帮助下,刘某的性格开朗了,不只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