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单元整理课”教学反思

(2013-05-15 19:09:33)
标签:

小学语文“单元整理课

教育

分类: 教学反思案例随笔

小学语文“单元整理课”教学反思

(秦皇岛市卢龙县教育局教研室  付跃红)

就语文学科而言,单元整理课是一种自创的新课型,我们的研究已经坚持了两年多。我们的认识是:语文单元整理课不仅要上,而且要上出特色。因为实践证明,单元整理课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运用语文学习方法、提高综合能力等方面意义非凡。如何构建语文单元整理课课堂,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以专题设置单元的特点,运用整体观念教学每单元后,再围绕单元主题上单元整理课。

这节课属于综合性单元整理课,学生的收益是多维的。就课本身而言,一是突出单元主题,整合单元教学,具有很强的主题性和综合性。从整体看,这堂课能够以教材特有的单元主题为生长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紧紧围绕“心中的秋天”这个主题展开教学,“感悟主题”——“品味秋天”——“赞美秋天”,思路清晰。从“秋天的心情”、“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这三方面对本单元情感和语言进行梳理,把教材中的内容分类整理,引导学生品味、欣赏语言的精妙,从不同角度感受秋天的美好,品味秋天的韵味,体现了单元整理课主题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二是超越教材,超越课堂,链接生活,关注人性。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局限于整理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围绕“秋天”师生共同注入了不少课本以外的材料:秋天的好词佳句,秋天的古诗词,秋天的现代诗……学生在朗读、吟诵中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国语言的丰富,积累了关于秋天的感受和语言材料,初步建设了一个关于“秋天”的相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算是比较丰富的词汇库和关于秋天的认知系统,为学生今后的阅读与理解、观察与表达奠定了较为丰厚的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我们能坚持构建这样的单元整理课课堂,不断研究和改进单元整理课课堂教学策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一定会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新局面。

反思教学,我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一)感悟主题是语文单元整理课的基础

以主题设置单元是人教版等语文教材的特点。在教学单元整理课时,引导学生感悟单元主题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基础。课堂围绕单元主题,打破了教材与生活的界限,让学生回味在秋天里真实的情感体验,用语言描述自己倾听到的大自然的声音,用各种各样的的方式赞美秋天……培植了学生热爱生活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学生的内心体验得到了关注,人性的光辉大放异彩。课前,每一个学生都搜集了大量关于秋天的资料,走进了大自然中,画秋天的图画、采集秋天的树叶制作贴画,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再由课外回归到课内;由课堂延伸到生活,再由生活回归到课堂,大大开放了学习的空间。

(二)欣赏与积累是语文单元整理课的核心

语文教学的宗旨是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与人进行交流,准确表情达意。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如果学生拥有一个“词语仓库”,就会更容易地把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体验用汉字汉语表达出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本节课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大量地欣赏和积累语言,体现了新型课堂的设计匠心。如果坚持上好这样的整理课,学生的“语言仓库”会更加丰富多彩。   

(三)综合运用是语文单元整理课的精髓

阅读和积累的目的是运用。所以,单元整理课不能单纯上成复习课,其落脚点是综合运用积累的语言。单元整理课“心中的秋天”设置了“赞美秋天”这样的板块,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广阔的综合运用的平台。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自由表达,我口述我心,我手表我脑,情感宣泄淋漓尽致。

(四)不断反思是上好语文单元整理课必须要做的功课

    教学反思是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不断反思是上好语文单元整理课必须要做的功课。在研究单元整理课“心中的秋天”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课三上”“同课异构”的研究方式,经历了一个不断否定自我的过程。一开始,我们单纯关注品词析句、简单堆砌优美词句,基本上是一节单元复习课。教师的教路是狭窄的、僵化的,学生的收获是单一的、片面的。后来,在专家指导下,我们逐步用大语文观的理念,大胆地重组课堂教学策略,突破了课堂、课本和教师的束缚,学生的学习活动得到了优化组合,在语言积累、学法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等多方面都有收益,真正实现了“为学生的生命奠基”的意义。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对单元整理课的理解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还会对单元整理课进行更细化的分类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