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孟頫小楷《道德经》欣赏 大美无言

(2016-04-26 20:22:13)
标签:

文化

历史

收藏

教育

分类: 书法
        赵孟頫,元代大书法家,大家都很熟知了。在元朝延佑三年三月,时值63岁的赵孟頫为进之高士书写了这卷小楷道德经。在卷首,赵氏绘了一幅老子画像,其后便是洋洋洒洒的整卷小楷书道德经。这卷墨迹为纸本,纵二百四十五毫米,横六千一百八十八毫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赵氏一生曾多次书写小楷《道德经》。其晚年书写的这卷长达五千言的小楷,书法结体严谨,笔画精到,精工中透静穆之氮,稳健中露灵动之神,前后风韵一致,堪称其小楷书之精品。作为大家学习小楷的极佳范本,市面上这本字帖的印刷品非常多。就甭买书了,收藏君给大家分享高清版。

http://s1/mw690/003yj7gpgy71dCsRwru40&690大美无言" TITLE="赵孟頫小楷《道德经》欣赏 大美无言" />



http://p2.pstatp.com/large/1981/3812197508大美无言" />

http://p1.pstatp.com/large/1983/3468703731大美无言" />

http://p3.pstatp.com/large/1980/4178018902大美无言" />

http://p1.pstatp.com/large/1980/4177880131大美无言" />

http://p1.pstatp.com/large/1980/4178154278大美无言" />

http://p1.pstatp.com/large/1979/4224051718大美无言" />

http://p1.pstatp.com/large/1981/3812547004大美无言" />

http://p3.pstatp.com/large/1983/3468574292大美无言" />

http://p2.pstatp.com/large/1977/4792057270大美无言" />

http://p3.pstatp.com/large/1983/3468843302大美无言" />

http://p2.pstatp.com/large/1977/4792193836大美无言" />

http://p3.pstatp.com/large/1976/5453593301大美无言" />

http://p2.pstatp.com/large/1978/4546140119大美无言" />

http://p2.pstatp.com/large/1982/3808344560大美无言" />

http://p3.pstatp.com/large/1982/3808477813大美无言" />

http://p2.pstatp.com/large/1983/3469162916大美无言" />

http://p3.pstatp.com/large/1976/5452973943大美无言" />

http://p1.pstatp.com/large/1977/4792328919大美无言" />

http://p1.pstatp.com/large/1978/4546257451大美无言" />

http://p2.pstatp.com/large/1978/4546372561大美无言" />

http://p1.pstatp.com/large/1977/4792439121大美无言" />

http://p3.pstatp.com/large/1981/3812691087大美无言" />

http://p3.pstatp.com/large/1979/4224176781大美无言" />

http://p3.pstatp.com/large/1983/3469287557大美无言" />

http://p3.pstatp.com/large/1983/3469411901大美无言" />

http://p3.pstatp.com/large/1977/4792811470大美无言" />

http://p2.pstatp.com/large/1980/4178363627大美无言" />

http://p3.pstatp.com/large/1977/4792555251大美无言" />

http://p3.pstatp.com/large/1981/3812824018大美无言" />

http://p2.pstatp.com/large/1981/3813036808大美无言" />

http://p3.pstatp.com/large/1977/4792681741大美无言" />

http://p2.pstatp.com/large/1980/4178501782大美无言" />

http://p3.pstatp.com/large/1983/3469542002大美无言" />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2],姓李,名耳,字聃。公元前571年农历2月15日诞生,诞辰: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於陈?苦县厉乡曲仁里,既现址太清宫镇。著书《道德经》上下篇五千余言八十一章。修道而长寿,大概活了百六十余岁?或说二百余岁。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长孔子20余岁。公元前535年?527年?515年?501年?486年,孔子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  
    老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经过专家大量考证及考古发掘,终于证实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故里位于现在安徽涡阳县老子故里。具体姓名史料中也颇为不全.“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楚简老子道德经》窦中亮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此楚简本《老子道德经》,当为最原始、最淳朴之版本。  
    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也受到学者的重视。  
    《道德经》常会被归属为道教学说。其实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时,前面所说的哲学,并不能涵括《道德经》(修身立命、治国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  
    《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成为中国历史上某些朝代,如西汉初的治国方略,在经济上可以缓解人民的压力,对早期中国的稳定起到过一定作用。历史上《道德经》注者如云,甚至有几位皇帝都为其作注。老子塑像唐贞观二十一年(647),译《道德经》为梵文,传入东天竺;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唐玄宗亲注《老子》。日本使者名代,请《老子经》及老子“天尊像”归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过影响。  
     道教奉为主要经典之一(道教有三部奇书,《道德经》,《南华真经》,《易经》)。   
    《道德经》,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李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  
    《道德经》本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汉末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教悔道徒,创立了道教,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老子五千文》,自此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  
    《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庄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说大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以柔弱胜刚强。道教知道之论与政治观、伦理观,大体不出老氏体系。至若经言“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涤除玄鉴”,抱一处和等修养之道,更为道教守一、心齐、坐忘、服气、内丹等多种炼养术之所本。而“长生”“死而不亡者专”等说法,道教引为仙学长生说之宗源。“归根”“复命”之说,内丹学则发挥为内炼成真、与道合一之哲学依据。泉州清源山老君岩《道德经》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道德经有多个版本,郭店出土的楚简《老子》残篇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展示了早期《道德经》的不同文字风貌,备受当今多数学者的重视。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