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权威专家称:做到早准快,这轮疫情会较快得到控制(配图)

(2022-03-17 10:12:51)
标签:

打赢

防疫

阻击战

权威专家称:做到早准快,这轮疫情会较快得到控制(配图)

         今年3月以来,我国疫情发生频次明显增加,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已至28省份。这次道病毒强于武汉(那次),且传染性十分强!感染人数快速增长,大家一定要自我保护好! 今天(3月17日)上午新华社消息,如何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上图)、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下图)接受记者采访,回应热点问题——

         雷正龙:受全球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疫情水平快速上升,加之目前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更强,我国境外输入压力不断增大,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目前,吉林、山东、上海、广东等地疫情还在发展中,部分地区疫情上升速度较快,辽宁、四川、湖北、江苏等地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内蒙古疫情处于收尾阶段。

         专家综合研判认为,我国现行的“动态清零”总方针和一系列防控措施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是行之有效的,但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更快、隐匿性更强的特点,要求我们的防控措施更早、更快、更严、更实。


         吴尊友:引起全球第4波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主要是奥密克戎毒株,目前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BA.2(下图)亚型。此毒株传染性比德尔塔毒株要强,有研究显示,奥密克戎毒株BA.1的传播速度比德尔塔毒株快77%,BA.2的传播速度又比BA.1快66%。

    这也就是说,当前毒株的传播速度比我们在2021年、2020年遇到的毒株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反应速度,就会跟不上疫情防控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反应速度。

        雷正龙: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迅速派出国家工作组,赴内蒙古、云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广东等省指导疫情处置工作,共同分析研判疫情形势,研究疫情防控措施,每日开展督查检查,及时提出问题和建议,督促地方整改落实。

    整体来说,目前各疫情发生地的疫情应对处置工作正在有序、有力推进,部分地方已出现向好趋势。我们将继续指导疫情发生地落细落实疫情处置要求,加快核酸筛查和风险人员排查管控,努力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https://p2.itc.cn/images01/20220125/65a63896052e47a798ad11322640e0dd.jpeg


         吴尊友:奥密克戎毒株有其新特点,加上我国已有相当比例的人群接种了疫苗,导致较多感染者没有症状或感受不到症状,仍然在社会上活动并造成更为广泛的疫情扩散。这是我们在此轮疫情中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不过,虽然疫情防控的难度相比其他毒株要高一些,只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把各项防控措施做得更快、更准、更细,我们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把疫情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雷正龙:下一步,将继续强化常态化防控。一是严格口岸和边境地区防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突出人员闭环管理。

         二是加强重点场所常态化防控,督促学校、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单位压实责任,强化日常监测和防控要求。三是发挥医疗机构等“哨点”作用,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加强药店、诊所、教育机构、农贸市场等场所服务人员的健康监测,完善多点触发预警机制。推广“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监测模式,提高发现及时性。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127/1b68b607j00r6co1k0013d000hs00abp.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吴尊友:未来随着全球第四波疫情的缓解以及我们周边国家和地区疫情的逐渐控制,预计外防输入的压力也会随之减轻。但我们不能完全这么去指望,还是要立足自身,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做到“动态清零”,最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及时阻断、及时治疗。如果这三个主要方面都能做到早、准、快,相信随着防控措施力度的加大,这轮疫情会较快得到有效控制。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7/691/735.jpg

                         (网络图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