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70823/cd6dd50f4ccf4955a52cc5cfae11ab74.gif
今天,新年正月廿八,我国上古神话传说,今天是——
棉花生日
农历新正月,是新的一年里重要的一个月份。我国民间相传女娲初创世新正月每日造一物,正月初一到初六,分别造出鸡狗猪牛马等动物,第七天造出了人,第八天造出了谷子(初八,俗称“谷日”)...廿八造出了棉花,所以今天是棉花的生日。
棉花,可别小瞧了,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全身都是宝,它对人类的贡献不是很大而是极大:它能制成各种规格的织物,是人类最重要的御寒物品,同时它还是重要的蜜(粉)源(即蜜粉丰富,有利养蜂发展蜂群)植物。此外,棉籽可作为饲料,还可榨(棉籽)油供制作食品;棉絮,可作人造丝、HY等等的原料。
http://img.tuguaishou.com/ips_templ_preview/99/c3/d5/lg_4485363_1627898329_6107c1d931039.jpg!l800?auth_key=2264688000-0-0-e64ecff6b95f093a66d99799ca7ef398
另外,棉花还有很多颇有意思的地方:除了作为农作物名称本身独特带“花”字外,一株棉花先后开两次不同时间、不同形态、不同概念、不同色彩、不同质地的花:先一朵是扬花(下图)之花,后一朵是棉绒(题图)之花。
可以这样说,连我们平日脱口而出的“棉花棉花”,根本就没说清是哪朵,呵呵,是不?!或许,正因如此,棉花作为农作物在名称上,几乎是绝无仅有先天冠顶就被“戴”上了花!
http://picnew6.photophoto.cn/20120508/mianhuakaihuatupian-16384656_1.jpg
另外,更为奇特奇怪的是,棉花在一年中还要结许多“桃”子,乡人口语称:棉花桃子。(下图)
棉花生日,辽宁铁岭一带汉族民间传统称为“农祀节”日,每年今天当地汉民要举行仪式来占卜新年棉花收成,当地有句俗话:收花不收花,依然回复正月廿八。这一农祀占卜仪式或许与当地寒冷的天气有关。旧时,没有煤炭更无暖气,除了皮衣,且包括东北在内的很多地方冬天主要靠棉(花)衣、棉被御寒。
http://att.191.cn/attachment/thumb/Mon_1208/6_157652_17801f11465d0c0.jpg?141
这一“农祀占卜”庆祝“棉花生日”的仪式,《铁岭县志》载:“棉花生日,农家置筐于房,以筐之筱仰验(棉花)收歉。”即,将荆(条)筐扔至房上,落定后,如果筐口朝上,则预示着当年棉花丰收;如果筐口朝下,则预示当年棉花歉收。
所以,民间俗语便有了“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二十八”。不过,这扔荆筐不仅得有技巧,而且一般由有经验的人扔,才能筐口朝上。
关于棉花的生日,我国民间还有传说是正月廿,更有传说在农历七月廿。这两种说法在江苏吴地(今江南)一带较为流传。棉花,属于旱地(怕涝)植物,种植棉花的人自然希望“棉花生日”不下雨,希望年年棉花有个好收成。
http://spider.ws.126.net/6d70b39640f3c5066de85a2cda820ed4.gif
典籍记载,棉花从唐代时开始传入我国种植,主要在中原地区。唐诗中,就有关于棉花的句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当然也有说,棉花在我国宋朝才开始推广种植。
史料记载,我国南北朝至隋唐对外贸易日渐兴盛,广州是出海的重要口岸。于是,后来棉花种植才开始传入福建、广东沿海一带。那时,人们无论远近,都大力投资种植棉花,并从中获利甚丰。
(图片/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