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月廿五:“小年”有几多,“天仓”有多大(新正月风俗廿三)

(2020-02-18 06:23:39)
标签:

正月

小年

天仓节

分类: 散文随笔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215/37cccddb1f8a4ed3b65a35c10f726a6a.jpeg

     今天,农历正月廿五,俗称“小年”。说小年?可能有人感到很是奇怪?怎么又是小年?哪来那么多的小年的?!

 

          腊月廿三是小年,大新年正月初五是小年,正月十五(元宵)也叫小年!不错,在我国苏北一些地方,除了腊月,新正月初五、十五、廿五都叫小年。不说“过了腊八天天年”,也不说“过了除夕天天节”了,旧时大概闲着也是闲着,大年过了,再以“小年”为由继续热闹热闹。于是传统就把新年头月——正月逢五(认为吉祥)的日子定为小年。因此,包括今天,新正月里有了3个小年。

 http://img2.cache.netease.com/ent/2014/1/22/20140122101457b2623.jpg

 

     有儿童说“小年,就是我们小孩子过的年!”这不用脑子,也不无道理。今天小年,是今年正月、也是今年农历十一月底前最后一个小年。今天小年,虽没前面大年和那些小年热闹,但也是晨起鞭炮响,全天有酒有肉有玩有闹很嬉庆的。

 

     今天小年,最忌讳的就是被人骂。此话怎讲?传统认为,小年被人骂了很不吉利甚至很灵验。所以,大年忌讳骂人,小年忌讳骂人,更不能被人骂。传说过去一些歹毒人,专等今天早中晚出门不指名骂人。为何不指名?因怕人听到回骂,当然同样不吉利。正如俗话所说的“躲过(正月)初一,躲不过十五;躲过十五,最终躲不过廿五”所表达的那一层意思。小年不能骂人,更不能被人骂,意在警示包括孩子的乡邻们平日里应该友善、和谐相处。

 

 http://p1.pstatp.com/large/6c2b0006e7a0fd7615f0

 

     天仓节   今天“天仓节”,也称“填仓节”,是我国汉族民间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填仓节?可能又有人问了:“填仓节不是正月廿,过过了?!”是的!没错。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这个节俗有异,时间也不尽相同:有的正月廿,好多正月廿三。而且这“仓”所指也不同,更有大小之别——准确地说,今天这称大“天仓”,其余的叫小“天仓”,如同大年与小年之区别。

 

      大“天仓”自然相当隆重,正月廿五晨起,不仅在院子里画几个粮囤,撤撤五谷以祈年丰。山西晋中一带家家户户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还要用糕面包馅做成素糕,垒成好几层,再用糕面做成各种动植物形状的灯瓜瓜(盏),里面盛麻油,棉芯做捻,晚间院中点燃祭祀,灯盏只只香火缭绕十分壮观。有民谣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满仓。”灯和登,糕和高谐音,寓意五谷丰登,粮仓升高。

 

 http://p3.pstatp.com/large/6ef30001a9875ee5a7cf

 

       民间传统为何对“天仓节”很重视?传说,古时北方曾连续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可是皇家不管百姓死活,照样征收皇粮。因此,遇年荒饿殍遍地,冻饿而死的不计其数。这时给皇家看粮囤的仓官,见此毅然擅自打开皇仓救济灾民,但也无法向皇家交差,于是就在正月廿五日这天放火烧仓,连同自己也烧死了。

 

     为了纪(怀)念这位史上没有留下名字的仓宫,每年每到今天,人们就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家院内外打囤、补被烧坏的“天仓”,后便相沿成俗。也有传说,今天是仓王爷“仓神”的生日,因“填”与“天”谐音,所以称“天仓节”;还有传说,今天是祭星之日;更有的说,天仓节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

 

http://szb.northnews.cn/bfxb/resfile/2019-03-04/11/04117_b.jpg

 

       我国晋南地区风俗,今晚点灯以祀仓神。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据说吕梁地区最为典型:按照家庭人口数,各人属相,用面捏成相应的本命灯。然后再捏上两条狗、一只鸡、一条鱼,以及人口盘子、仓官和酒盅、酒壶、银钱、元宝,甚至包括驮炭毛驴。

 

     夜晚,将这些面做的灯注油点燃。本命灯置家中炕上,狗置大门口,鸡放院中,鱼浮水缸、驴站畜圈,仓官王爷挂在天窗,其余均在家中。置放面灯时,口中还要高呼相应的吉利发财语言如“仓官王爷送粮来”等。平遥人在“天仓节”夜晚,点灯烧香供奉天仓官后,大喊“天仓爷填仓来,粮食元宝填到咱家来”等,同样意在祈祷新年丰收,家庭生活富裕。

 

正月廿五:“小年”有几多,“天仓”有多大(新正月风俗廿三)

 

     老北京的民谚:“天仓,天仓,大米干饭杂面汤”流传至今。旧时,东直门内曾建有很多粮仓,清时最多达15座,据说至今京城仍有海运仓、禄米仓南新仓、北新仓等地名,而今南新仓(上图)遗址仍以600年前原样保存着。

 

      传说,旧时京城正月廿五这天,粮仓及粮商们都要张灯结彩,设供致祭,焚香叩拜仓神--韩信神像。因为据《燕京旧俗志》记载,这里的“仓神”为西汉开国元勋(淮阴候)韩信(下图)。韩王爷首任官职,即是个仓官。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497917665/1000

 

      同时,并曾成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成语。后韩信被民间奉为“仓神”,成为粮仓的祖师爷。京城东岳庙里,还有韩信的神像供人们拜祭。

 

     其实,还是那句老话:民以食为天!也许,这天正是“天仓节”之天!不过,无论是“天仓”节,还是“填仓”节、“添仓”节,更多的是人们对新年生活的愿望和精神寄托。肚子是人的食府之仓,活命之仓。今天吃饱了,喝足了,有力气有精神了,才能谈及明天与人生。

 

http://pic264.nipic.com/file/20191228/2026853_095712461000_2.jpg

   

                                         (图片/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