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hhb.wenming.cn/2381/201705/W020170525379327171620.jpg
本周五,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从汉语字面上讲,端午之“端”,是开头、初始的意思。《风土记》里也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因此,五月初五便称端五;古时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正月为寅月......五月便为“午月”,故端五(节)又称端午节。
端午节,是起源于我国并流行世界汉字文化圈的传统节日。最初,是古代长江中下游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祭祀的节日,春秋之前有(赛)龙舟竞渡习俗,后因战国时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而又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中秋并称是我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也是我国民间节日名称叫法最多(有20多个)的,比如,还有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等等。
http://pic7.nipic.com/20100607/4874401_164000729111_2.jpg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在农历五月初五20多个名称中,除了因有典故和地区习俗的端午节、五月节、龙舟节、诗人节以及比较普遍的“包棕子”外,其实更多的地区着重将这一天当作娃娃(女儿)节,即民间的儿童节。
新中国成立前,我(中华民)国儿童节是4月4日,民间儿童节是五月初五;1949年11月,新中国儿童节统一为“六一国际儿童节”,但民间儿童(娃娃)节至今仍是农历五月初五。可以这样说,这一天虽称端午节,也叫女儿(娃娃)节,而这一天大多地区以娃娃为中心,儿童任主角,且孩子们最热闹、最开心:
http://p1.pstatp.com/large/22d80000c91678f73fa9
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驱避毒虫。进入农历五月,也就进入炎夏,很多地方家庭用雄黄酒在娃娃额头画“王”字(上图),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虎为兽中之王)以镇邪。清《燕京岁时记》里说:“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身体其它地方,意思相同。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http://pic.gzpinda.com/allimg/1707/93-1FH1134317.jpg
佩饰续命丝、长寿线、五彩缕。端午节以五色丝结成索,主要戴儿童项颈,或系儿童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
清《燕京岁时记》记载当时这一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此俗始于汉代,后相沿成习,一直至今。现在,每到农历五月初五“娃娃节”前,江苏北方很多集市都出售各种颜色鲜艳令人喜欢的儿童“五彩缕”绒线,娃娃节清晨,系在儿童脖颈、手腕、脚跺处(上图),俗称“扣绒”。这五彩绒线,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http://www.ajedu.com/attached/image/20140521/20140521220595219521.jpg
挂装有香料的香囊荷包。《岁时杂记》提及的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上图),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儿童工艺品。
五彩蛋网袋挂在小孩子脖上。据说,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http://www.wenzhou.gov.cn/picture/0/140603071253988.JPG
另外,山东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
湖北黄冈市端午节这一天还有晒水给小孩洗澡的习俗,就是放一盆水中太阳下晒,等水热了给小孩洗头、洗澡,据说可以洗去污浊和病魔。
http://photocdn.sohu.com/20110604/Img309325975.jpg
包括我国台湾省等不少地区过端午节时,许多住家门口都挂菖蒲、艾草和贴钟馗画像,成人饮雄黄酒,小孩子佩香包,这些据说都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
http://www.yw11.com/uploads/allimg/160531/15-160531164051608.jpg
(图片/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