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3月20日)新浪新闻中心社会万象栏目以《“金领”放弃百万年薪 一身布衣隐居终南山》为题报道:今年39岁的广东佛山某企业一位叫刘景崇(题图)的原总经理,放弃了百万年薪的嘈杂生活,换上一身布衣隐居终南山:每天坐蒲团上鸟瞰群山,环视苍穹,远观飞禽走兽,或坐禅沉思,或练字看书,或舒展腰腿......
总经理,39岁,百万年薪,可谓“花样年华”,绝对“金领”。这让包括我在内的多少人羡慕不已,惊愕不已!同时,又觉可惜。隐居,莫非是疯了,吃饱了撑的发神经病?可报道说“去禅室的路上,刘步态轻盈”;且从题图上观察,这个头约莫一米七、留着山羊胡的他,基本可以断定身体无碍。那么,“金领”刘景崇超然出世,隐居有何隐情呢?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 。有“活死人墓”之称的终南山,自古就是著名隐居修行之地。假设刘景崇不是有钱任性或逃避或为出名,吸引眼球故意炒作,我想,他接受采访时说的,比较接近于包括他自己在内一部分人心中所想:“我觉得生活就像永无止境的圆圈,追寻更好的工作、更好的车子......但最终不知要去哪儿。”
正值盛年,金钱、地位样样都有,无忧无虑。顿觉生活“像永无止境的圆圈”没了意义,自己“最终不知要去哪儿了?”这也成了当今一些人的心中无聊之“忧”。做官,压根儿就没想去如何服务民众;“先富”的,早已忘了设计师“带后富”的教诲......三十多年来社会向“钱”看,人的“理想信念”被当作垃圾抛至九霄云外。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有思想。在解决了温饱、生存之忧的同时,人不可能像动物一样无所事事,而要有目标追求,或者说理想信念。当然,人的理想信念,因人而异。多少官员、富豪、明星们有钱后,玩女(男)人,吸毒,那是因为他(她)们已心无所托;多少人生活无忧后,厌烦了机械重复的生活,无趣难受,于是像这位原总经理便深居浅出隐遁山中,茅棚禅室,蒲团地桌,佛像香炉,或诵经叩拜,坐禅沉思......如果说,隐居诵经也是种信仰,那么这却却证明信仰对人是多么的重要。
一个社会,应当有为大多人所接受的信念信仰,才能凝聚人心,集聚人力,朝着目标理想前进。否则,社会人人心无所系,是很无聊甚至是痛苦的。酒色财气,那
只是肉身所需;理想信仰,才是人之灵魂。虽然,这种既属于社会发展需要又属于个体精神高雅的寄托,不一定都能在人的有生之年实现,但它却是伴随人心灵、维系人精神的高贵珍品。
雅俗共存,雅俗共赏。人生,最好要有信仰;没有信仰,也应有个理想;没有理想,至少也要有个梦想!如若唯有“钱想”,官场还能不贪?社会怎能不疯狂?
待“百万年薪”都不想了,人的肉与灵只有归隐深山了。
(图片/网络
诚谢原作)
感谢博友丁一木
老师来访赐玉,高挂共赏:
佛山终竟逊终南 大隐出身自不凡
孔子当年犹有惑
刘郎此日已无牵
布衣度岭知心热
金履留家昧雪寒
君若邀来仙客弈
我携玉斧作旁观
(音乐/不变的信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