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为”珠山八友“之首,生于1884年,卒于1937年,享年53岁。其初以捏面人为生,后向邓碧珊学画瓷板肖像。先以钱慧安仕女画为蓝本,后改学”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晚年的作品开始摆脱钱慧安和黄慎的影子,在继承中有了自己的特征,以写意人物画见长。
王琦传世之作较多,主要是人物画。1928年以前,其人物画的风貌中可以看出学钱慧安的影子;后来学黄慎的笔墨技法,并逐渐脱离前人窠臼形成自己的风格。王琦尤其善神道人物和古典人物,赝品也以此类为多。从王琦人物画的笔墨特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王琦的人物画在乾隆粉彩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早年画瓷像的技艺,又吸收西洋画法,人物头部刻画细腻,以西画手法描绘人物脸部,明暗关系清晰,神情捕捉准确,光影富于变化,有西洋绘画晕染技法,立体感强,被后世称为”西画头子“.而模仿者往往是略加晕染,缺少细腻,稍有光影变化,但明暗层次不足;人物缺少神情,若表情生硬的瓷上肖像画。人物
二是王琦的人物画,勾线用笔老辣,顿挫有力,衣纹虬结生姿,刚中有柔,整而不乱,介乎于中国传统减笔描与枯柴描之间,衣衫的表现以中锋用笔,有黄慎恣纵的笔意,线条简略流畅,准确凝练,遒劲有力尽显精神,有以草书入画的放达和力度。尤其中锋用笔,线条放达而又疏松,比黄慎的线条更有力度,也更概括,并能在黄慎的基础上自成一格,做到运笔疏松却又结构紧凑,线条捭阖却又抑扬顿挫。而模仿品勾线生硬,运笔的顿挫之态做作,笔力柔弱,线条零乱,不能较好地体现人物结构。
从王琦人物画的设色来看也有几个特点:
一是早年作品设色细腻,渲染层次丰富,有瓷像画的微妙变化;
二是既注重色彩的冷暖搭配,又不求浓重艳丽,具微茫之感;
三是以干笔皴描人物的衣袍,轻敷淡染,层次丰富,并常用点虱之法补充层次。而模仿品设色平板,少阴阳层次变化,特别是染色之后的点虱之法,不随阴阳层次而变,徒有形式,不得要领。
另外在鉴定王琦作品时,从其书法的笔墨特点人手,也是十分关键的。王琦以草书题画,个人风格甚强,而且没有他人代书款的现象,因此书法是鉴别王琦作品的重要依据之一。民国初年的老仿品,大都无意去模仿其书法,有的仿品尽管各方面摹造得都很像,但书法多是离题万里。现代仿品很注意书法的模仿,并有专门题写王琦书体之人,但深研细究也只有其形,不得其骨。
题识印款王琦早期作品少长篇题款,王琦在作品上多落穷款,有时仅画图章。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文化修养和书法水平得到提高,他才开始在自己的瓷绘作品长篇题诗和落款。以草书题记,书法起顿有致,苍劲纵横,散而有序,运古融今,颇有王羲之、怀素书风。题款一般都是题写一两句诗文后,再落干支姓名款。
常见落款为:”西昌勾迷道人王琦写“、”西昌勾迷王琦写于珠山“、”西昌匋迷散人王琦写于珠山匋匋斋“、”西昌勾迷道人王琦写于珠山客次“等。王琦题款中时而自称”勾迷散人“,时而自称”勾迷道人“,两者非笔误。
常见印款为:”西昌王琦“、”勾迷“、”勾迷画印“、”匋匋斋“、”碧珍“、”王琦画印“等。
下面为本人收藏的王琦作品,请各位博友鉴赏并提出宝贵意见!
http://s2/mw690/003yhyC9gy6Ih9fq0WB71&690
http://s16/mw690/003yhyC9gy6Ih9hN9x5cf&690
http://s3/mw690/003yhyC9gy6Ih9dfwhI42&690
http://s13/mw690/003yhyC9gy6Ih9gAT6s6c&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