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字款官钧窑鼓钉洗

(2013-12-12 23:34:05)
标签:

宋钧

蚯蚓走泥纹

窑变

鼓钉洗

文化

宋钧瓷

《陶雅》中“宋钧之紫,汗漫全体,晕成一片”及“内青外紫”。官钧的青蓝釉有别于北宋早期以神后镇刘庄窑为代表的民窑天青釉那样纯粹而匀净,大都是在深蓝色背景上布满近月白色汗珠状的流纹,少数烧得好的则遍布红紫色迂徊曲折的蚯蚓走泥纹,或在红紫色背景上遍布蓝白色流纹。这些特征正好与的记载相吻合。北宋徽宗时期,钧瓷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徽宗下令设立了专门为皇宫烧制珍品的“官窑”,并把钧瓷列入皇室的“御用珍品”,规定民间不得使用。而位于禹州市城北的宋官窑遗址,正是当年为皇室烧制珍品的地方。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千年神奇窑变迷世人!北宋徽宗时期,钧瓷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徽宗下令设立了专门为皇宫烧制珍品的“官窑”,并把钧瓷列入皇室的“御用珍品”,规定民间不得使用。而位于禹州市城北的宋官窑遗址,正是当年为皇室烧制珍品的地方。
史料记载,每年皇室要从官窑精选三十六件珍品,对于剩余的产品要全部打烂,分别深埋于五个大坑之中,防止有人把打烂的瓷器碎片重新恢复。而负责此项工作的是朝廷的四品大员。由此足见宋徽宗对钧瓷的钟爱。也正是因为此,便有了“莫道世间黄金贵,不如钧瓷一把泥”、“雅堂无钧,不可自夸富”之说。
钧瓷釉以釉层浑厚滋润,柔和匀净为特色,具有明快的流动感。釉色以红、蓝为基调,融熔一体,形如流云,灿如晚霞,变幻莫测,古人称其为“窑变”。
宋钧窑变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钧釉初尚天青或“色重而蓝”的天蓝,因在青料中加有铜质,经氧化、还原焰作用呈现红色,并与青色相互融合,形成青中带红、红里泛紫、紫中藏青或红、蓝、紫相间,犹如玫瑰,又像海棠,或似晚霞的瑰丽画面。这种青、紫并重的基本色调,主要以官办的钧窑为代表,具体表现为青蓝釉施于器内,红紫釉施于器外,也有内外皆施青蓝釉的;而且官钧的青蓝釉有别于北宋早期以神后镇刘庄窑为代表的民窑天青釉那样纯粹而匀净,大都是在深蓝色背景上布满近月白色汗珠状的流纹,少数烧得好的则遍布红紫色迂徊曲折的蚯蚓走泥纹,或在红紫色背景上遍布蓝白色流纹。这些特征正好与的记载相吻合。

 

 

                                                                      鼓钉洗的传说 

 

相传宋徽宗赵佶,通音律好歌舞,喜欢画画,字却特别差,他每次歌舞和画画儿以后,总爱临池弄墨,最让他伤脑筋的是字始终没有长进。
有一次,徽宗演乐赏舞,宫里新选进来几个漂亮的舞女,所以身心很投人,自己亲自去鼓。妙龄少女​长袖翻飞,玉足轻勾,舞姿​美丽极了。徽宗不知不觉饮酒饮醉了,最后被内待扶到寝宫。睡下不久,他突然起身,大呼展纸备砚。内待听到传召,忙备齐一切。徽宗衣衫不整,龙飞凤舞一般写起字来,并且笔在纸上运走,有鼓声隐隐作响,节奏感很强。写罢,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徽宗倒床又睡。内待很累,也不在意,就找地方打盹去了。。
第二天早朝归来,徽宗突然发现案上有一幅好字。字体飘逸,起笔如长袖飞舞,落笔如玉足轻勾,秀丽极了。于是忙召内待,问字的来历。内待很纳闷,对皇帝说了昨晚发生之事。徽宗忙命内待再备纸砚,可他写出的字还不如从前,气得折了笔砸了砚。
后来,徽宗​有天晚上做了一梦,梦到自己手持大笔,在钧瓷洗里一蘸,又在一面大鼓上一青,在鼓面上挥笔疾书,顿时鼓面上出现清雅秀丽,刚劲洒脱的字体。这鼓和上次喝醉时所击的鼓不同,这鼓下面用三只如意支撑,鼓面大,没有鼓腰,形状像是拦腰锯开的半截鼓。
徽宗醒来后把这梦说给众臣,大晟府提举周邦彦,精通音律,很得徽宗的喜爱。他为徽宗圆梦说:“皇上梦中用的笔洗是钧瓷宝洗,鼓上膏笔。这正是取鼓中的灵气,收音乐中的韵律,融在洗中。那鼓如意相托,定能心想事成。只要让阳翟(今禹州)烧制这样的器物,皇上用了,定能写出漂亮的字体来。”徽宗听了大喜,忙命阳翟官员监造这样的笔洗。
监窑官领旨,让阳翟官窑最拔尖的窑匠赶制。窑工们费尽心血,终于烧制出一件精美的笔洗:下面三只如意足、上下沿儿各有一圈鼓钉,洗里不添水,看着总是水汪汪的。
这钧瓷笔洗送到宫里,徽宗用时,膏笔不用添水,并且每次用都能听到轻轻的鼓声,写出的字自成一体(就是后来的“瘦金体”)。徽宗随即下旨定鼓钉洗为国宝,并御书“钧官窑鼓钉神洗”几个大字。这就是鼓钉洗的来历,,,,,,,,,
 
 
“四”字款官钧窑鼓钉洗  口径;215m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