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家长愿意一开始就去打骂孩子,可是,孩子犟、不听话、故意挑衅,让你失去了耐心,最终暴跳如雷,以武力镇压孩子的不良行为......当一切归于平静,看着孩子的伤痕和怨恨的眼神,最痛的其实是家长自己,因为打孩子并不能解决问题,孩子表现得反而更差了,甚至学会用撒谎来掩饰自己的错误。
      
这就是我以前常遇到的状况,总在不断的“控制—失控—爆发—反省”中循环,总是不断地告诫自己要有耐心,可教育是互动的,没有好的方法,孩子不配合,最终我难免失去耐心,给孩子一顿打结束。可自从看了钟老师推荐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对我的亲子教育很有帮助。
       
这是由美国杰出的家教专家法伯和玛兹丽施精心打造的一本家教经典,她用平等、换位的理念教父母学会用有效、愉快的沟通方式与孩子交流,和平解决问题,长此以往,父母收获良好的亲子关系,感受到快乐的家庭氛围,孩子学会尊重父母,并成为自强、自立、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真的有这么神奇?我相信有!因为我正在尝试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说话技巧,改变自己的倾听态度。比如说前天晚上吃过晚饭,大约七点钟,孩子所有的学校作业都完成了,我给他布置了两道数学提高题(有例题参考),限时半小时完成。结果不到五分钟,就看到他沮丧着脸走进我的房间,说:“妈妈,这题目太坑人了,把我给绕糊涂了,我根本做不出来!”我一看表,就知道他没有静下心来读题,于是我提醒他:“孩子,才五分钟,你就能看出这道题的特点在于绕人,说明你学会思考和分析题意了。如果你能够静下心来把例题再认真地看一看,相信会启发你的灵感。”过了一会,孩子又捧着书走进来:“妈妈,例题我看懂了,可跟这两道题不一样呀!”“噢?例题你看懂了?那你把答案蒙上,给我讲解一下!”“这还不简单!你看,从A到B共有10个车站......哎呀,这和第一题是一回事嘛!”唰唰唰,第一题出来了,接着,不用我催他,又去攻第二题了。当然答案中有瑕疵的地方,我会用同样的技巧提醒他自己发现和解决,不到20分钟,两道题出色地完成了,他得意地看着我。我亲了亲他额头,说:“你看,静下心来学习,你很快就能读懂题目,认真思考,你就能解决问题,不到20分钟,你就把两道题拿下来了,证明你完全有这个学习能力。那你今后该怎样对待难题呢?”“妈妈,你放心吧。我以后学习一定不再浮躁,也不会轻易认输!”“啊?真是太好了!陪妈妈去散散步怎样?”“好嘞!”......月光下,我牵着儿子的手,听着他快乐的描述,我仿佛看到长大后的他正搀扶着年老的我,我的脸上也洋溢着他今天同样幸福的笑容。
      
当然,也还有一些陋习是不可能一下子改过来的。那天晚上,他又把玩具乱放,我的坏脾气一下子又上来了。我当时一生气就把玩具扔到垃圾桶了。儿子当时很心疼,但不象以前那样跟我歇斯底里,而是试探性地问我:“妈妈,我知道乱扔玩具是不对的,我们能想个更好的惩罚办法吗?”我心里一惊,火气也消了一大半,便问他:“你觉得什么办法能改掉这个坏毛病呢?”“我觉得,你可以把玩具没收一段时间,等我变好了,再作为奖励还给我,这个办法怎么样?还有一个办法......”天啦,这不是书中第39—42页《一起解决问题》所提到的技巧吗?只不过这个小鬼头反过来用到了我的身上,我还能期盼比这更好的教育效果吗?于是我赶紧回答:“你能知道自己错了很好,你提的建议也不错,接下来,就要看你的表现了。如果你再乱扔东西,这个玩具只能留给你的小孩玩了。”孩子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亲了我一下。
      
这就是这段时间我们家不断发生的事情,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犯错,但能够不断地改正。我也还是“中国式”的家长,有时也免不了“咆哮”几句,但能够尽量降低这种不愉快的频率。最享受儿子对我说:“妈妈,你有没有发现:你越好好对我讲话,我越能听你的话?”是的,儿子,妈妈已经感受到:我变了,你才能变!(彭启航妈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