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贫困年代诞生的美食——面子肉和黄炸肉
湖南省邵阳市的邵东县当地有很多特色美食。其中的面子肉和黄炸肉诞生于贫困年代。
在贫困年代,人们很难吃到肉。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如果谁家能用肉招待客人,那是非常有面子的事。这时端到桌子上的肉,就被叫做面子肉。
要说面子肉还真挺有面子的。不但用料讲究,做工也很讲究。
面子肉用的肉是猪身上最好的五花肉——猪腰的部位。剔除骨头,留下一大块肉。在表面涂上蜂蜜,老抽,切成连皮的小块,放入油锅里面炸。
炸至金黄,用蒸锅蒸2小时,面子肉制作完成。味道那个好,不但过去吃着香,现在富裕了,照样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黄炸肉是用纯糯米粉制作的:将糯米粉用水调成黏糊状,用手揪一小块放入油锅里炸,炸至金黄就好了。
没有一丁点肉的糯米粉团怎么就黄炸肉了呢?在贫困年代,人们认为油炸食品就是肉。因为贫困年代,油炸食品也和肉一样是奢侈品。
对比起来,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