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蒸饼是西汉时期发明的
甘肃张掖在西汉时期常常遭到匈奴骚扰,骠骑将军霍去病六次率兵出击,解除了匈奴对西汉政权的严重威胁,保障了内地人们安居乐业。
霍去病出兵张掖时,张掖人为了表达对将士们的感谢,他们发明了蒸饼。当时,蒸饼是用来包羊肉的。
现在,蒸饼已经不再包羊肉了,而是被切成条,浇上汁当面条了。
但蒸饼的制作方法仍然保留下来了:颌面——醒面——擀面成小圆饼——将小面饼放在直径近一米的篦子上面抻薄铺在篦子上——在蒸锅里蒸30分钟——蒸饼制作完成。
蒸饼用的篦子是红柳枝编的。不但防虫害,还有清香味。
红柳篦子很粗犷:一个圆圈,中间交叉几根红柳树枝。想想上前线的将士很多,人们不可能精雕细琢地编篦子,只能割来红柳枝,豪爽地制作出大批可以蒸饼的篦子。
如今,张掖蒸饼已经成为张掖人的乡愁——一天不吃就想的慌。吃完了,擦擦嘴,说“攒劲的很。”表达心满意足之情。
张掖蒸饼切成条,把历史和今天明天连接在一起——牢记过去,面向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