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情况调查问卷
(2017-05-02 13:12:29)
罗晓玲
尊敬的老师:
您好!西安市为了更好地创建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对教育领域提出“强化资源整合和共享,建设互联互通的优质教育资源网络服务平台”的目标。本问卷旨在调查当前教育资源的现状与应用情况,了解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需求,为我市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供支持。问卷中所有数据只用于科学研究,不记名、不公开,并保证相关数据的隐密性。您的回答对本次调查非常重要,希望您能认真填写。感谢您的支持,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一、
1.性别:(B)
A男
2.年龄段:(B)
A 20—29岁
3.教龄:(C)
A 5年以下
4.职称:(C)
A中教三级
E小教二级
5.所任教的科目:(C)
A语文
二、
1.我通常在配有以下教学媒体的教室中开展教学。
配有的媒体 |
使用媒体授课的课时量占总课时量的比例 |
传统教室(黑版 粉笔) |
65% |
投影机 投影幕 |
|
交互式电子白板 |
|
触控(摸)一体机 |
% |
2.我能较熟练地在下列教室中开展教学。(可多选)(B)
A 配有投影机 投影幕的多媒体教室
B 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教室
C 配有触控(摸)一体机的多媒体教室
3.我目前使用多媒体设备的熟练程度是:(B)
A非常熟练B熟练
4.我校目前拥有的数字化教育资源(C)。
A 能很好地满足我的教学需要
B 基本能满足我的教学需要
C不能满足我的教学需要
D 完全不能满足我的教学需要
5.我在教学中使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来自校本资源的比例是_______15__%;自己制作资源(如PPT/教学视频)的比例是____70___%;网络直接下载的比例是______5___%;网上获取再加工资源的比例是_______10__%。
6.我在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时(B)。
A能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展教学
B 基本能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完成教学
C还不能很好的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组织教学
D面对众多数字化教育资源,我不知如何选择
7.我使用多媒体设备和数字化教育资源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可多选)(B)。
A 自学B 培训C 校本研修
8.影响我运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展教学的原因有(可多选)(BCD)。
A教师自身能力有限
B学校缺乏相关的政策及激励措施
C学校数字化资源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D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增加工作负担
E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使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不明显
9.教师使用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其开展教学活动,我对各类教育资源的需求程度为:[在表格中填入适当的数字,1—需求程度最高,6—需求程度最低,1到6需求程度依次递减]
资源类型 |
多媒体素材资源 |
教学课件、试题、试题库、案例等学科资源 |
图书馆文献资料 |
网络课程资源 |
学习工具等软件资源 |
教学管理信息资源 |
需求程度 |
6 |
6 |
6 |
6 |
5 |
6 |
10.教育资源的不同呈现形式会带给学生不同的心理体验,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我对教育资源呈现形式的需求程度为: [在表格中填入适当的数字,1—需求程度最高,5—需求程度最低,1到5需求程度依次递减]
资源呈现形式 |
文本 |
图形/图像 |
音频 |
视频 |
动画 |
需求程度 |
2 |
3 |
4 |
5 |
6 |
11.我希望接受的培训类型有:(可多选)(A B C)
A 多媒体设备操作技能的培训
C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培训
序号 |
题目 |
完全同意 |
同意 |
不确定 |
不同意 |
完全不同意 |
12 |
我认为现有教育资源在内容上能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学知识及其属性,便于教师组织教学。 |
|
|
√ |
|
|
13 |
我认为现有教育资源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能够覆盖所教学科的范围。 |
|
|
|
√ |
|
14 |
我认为现有教育资源的内容具有原创性和新颖性。 |
|
|
|
√ |
|
15 |
我认为现有教育资源能生动美观地表现知识。 |
|
|
|
√ |
|
16 |
我认为现有教育资源能支持人机互动并能对相关操作做出响应。 |
|
|
√ |
|
|
17 |
我认为现有教育资源能适应大部分教学情境,便于教师结合具体知识点进行加工与再造。 |
|
|
|
√ |
|
18 |
我认为现有教育资源能得到及时的更新与维护。 |
|
|
|
√ |
|
19 |
我认为现有教育资源检索方便。 |
|
|
|
|
√ |
20 |
我愿意支付少量费用来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 |
|
|
|
|
√ |
21 |
我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助于消除“数字鸿沟”,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资源的不均衡现象。 |
|
|
|
|
√ |
22 |
我认为大学区制有助于消除“数字鸿沟”,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资源的不均衡现象。 |
|
|
|
|
√ |
23 |
我认为采用“区域结对、学校结群、教师合群”的方式,有助于消除“数字鸿沟”,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资源的不均衡现象。 |
|
|
|
√ |
|
24.我认为能保障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途径有:(可多选)(C)
A建立健全教育资源质量监控机制
B教育行政部门建立资源开发标准,提高资源利用率
C建立资源供需信息的服务平台,保证信息畅通
D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在线交易模式,实现资源流通
E引入先进的制作工具,降低资源开发成本和技术门槛
F学校制定科学的考核机制,激励教师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G建立优质教育资源评估标准,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设优质资源
H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为了更好地使用多媒体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我的建议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