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2016-05-04 08:38:37)读书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文字是人类伟大的发明,这种抽象符号的出现,突破性的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再也没有比抽象符号的阅读更能够促进人类大脑发育的了,真正的阅读,我想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第一,最具价值性的阅读,恰恰是毫无意义的。阅读的最高境界,是享受生活,体验 生命的快感。人生苦短,来日方长,你的心,面临着物质与精神享受的双重需求。此二者的机制完全不同,物质生活的享受,是短促式暴发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都能感受到。而阅读所带来的精神快感,却是缓慢而持久,能够让人生命充实而饱满。
第二,阅读是对新世界的观察。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之中,现代人面对技术进步的浪潮,处于完全不由自主之中。昔日熟稔的一切,转瞬间就化为无常。昔时安全的环境,倾刻间就会漏水灌风。我们每个人是处于黑暗森林中的孤独猎手,面临着形形色色的攻击。获得更强观察能力的不二法门,莫过于通过他人的眼睛扫描周边,这是只有阅读才能帮我们做到的事情,我们不能放弃这个高维的视角。
第三,我们需要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一个可爱的人,但一个大脑空空,阅读面狭窄而导致心灵苍白的人,必定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又或者,我们需要成为一个优雅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但阅读量不足的人,哪怕他再优秀,最多不过是个踏实稳重,永远无法达成于优雅与教养。再或者,我们有必要成为一个幽默的人,一个睿智的人——无论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渴望获得这个世界,就必须先行在精神上拥有它。而这个心愿,非唯阅读无以达成。
有一则故事讲的是二战期间,有一个记者问英国首相丘吉尔:“莎士比亚和印度,哪个对你更重要?”莎士比亚与英国最大的殖民地印度有可比性吗?然而,丘吉尔回答说:“我宁可失去50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此言一出,世人为之震惊!据说因为酷爱读书,犹太人的富商居世界第一;因为酷爱读书,犹太人在诺贝尔得主中占有惊人的比例!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的心灵成长,就不可能有精神的发育。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阅读不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可以改变人的品位和气质。人的相貌基于遗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从容气象万千。
推荐流程为:回顾本月阅读主题—简介读过了哪几本书(书名和作者)---小组推荐(可全文、可精彩段落、可精彩故事,可开头结尾)---说出自己的读书感悟(可讲述内容、可引发思考、可议写作特色、可联系相关诗文)---同桌或自由谈感想(2—3人)---老师陈词总结或启发深入(可借此复习相关课文、可深化主题、可联系社会现象、可抛出相关问题等),课后则每个语文学习小组负责整理阅读推荐的内容,在一张A4纸上填写以下内容并张贴于班级学习园地:我们推荐的文章、书籍。文中精彩的开头和结尾。文章的精彩段落赏析。我们的感悟(小组成员写上自己的几句心得或体会)。我们推荐大家阅读与之相关的文章。读书推荐的要求比较简单,每个人都有参与读书和推荐的机会,就连很多人口中的“差生”也踊跃搜集阅读资料,积极参与其中。而我们在评价时重在文章的内容精彩之处、写作手法的可品味、阅读者的真情感悟,有些同学推荐的材料不合时宜,比如不登大雅之堂的冷笑话、又臭又长的所谓“校园文学(早恋)”,遇到此类情况,让我们老师备受折磨,但处理得当会有意外惊喜,这正是,唯有不平崎岖处,方有更多美丽风景。
阅读推荐,使很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反映在课堂发言、小组讨论、作文比赛、演讲比赛和作业中,特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