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山茶文化之历代茶俗

(2018-09-25 14:18:57)
标签:

健康

历史

图片

文化

分类: 文化

东岳泰山是中国山岳文化中的一座神山圣山,从先秦时期,便已开始了对这座东方名山的祭祀礼拜,这种祭祀礼仪,也深深融入泰山的茶文化之中,形成了"茶祭"、"茶宴"与"施茶"等独特茶俗。

https://15693584.s21i.faiusr.com/4/ABUIABAEGAAg45en3QUoy-PscTC9AzjcAQ.png

泰山茶文化之历代茶俗

先说"茶宴"。我们常常把宴席称作是酒宴、酒席,有"无酒不成席"之说。可您听说过"茶宴"吗?在泰山一块唐代的名碑--"鸳鸯碑"上,就记载过唐贞元年间在泰山王母池举行的一场独特"茶宴":

大唐贞元十四年(798)十二月二十一日,这一天正值立春,按照唐朝礼制,兖州长官要来亲自致祭泰山。由于致祭是大典,要求参加者都要厉行斋戒,屏绝酒肉,所以这次为迎接兖州刺史任要的宴席,只设茶而无酒。这种形式,称"茶宴",唐人钱起就写过关于"茶宴"的诗。宴会结束后,任要在鸳鸯碑上题为名记事,称:"立春再来致祭,荼宴于兹。"所说的"荼宴",就是"茶宴",为什么要用"荼"而不用"茶"呢?这是因为"荼"是"茶"的古字,中唐以后,"荼"才被写成"茶"字。在此之前的大历年间,泰山道士为迎接淄州刺史王圆登泰山,也是携带"荼果",王圆在题记中也有记录。这说明,"茶宴"之风,李唐一朝在泰山十分盛行。在鸳鸯碑上关于"茶"的记事,也是我国最早关于"茶"的石刻记录之一。

https://1569358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45en3QUooM-4sQMwwAU43QM.jpg

茶祭

除了"茶宴",在泰山还盛行一种"茶祭"。古人有时祭祀天地神佛,有时也以茶代酒,称之为"茶祭"。在北宋王朝时期,大宋的君臣就曾以茶为祭品,来祭祀泰山的白龙神。在古代信仰中,白龙居泰山西麓傲徕峰下的白龙池中,是掌管一方雨泽的降雨之神。而在民间则流传着一段白龙入赘的故事:"古传白龙化为美丈夫,为岱南一田家佣,复赘为婿。"(明宋焘《泰山纪事》卷三)可能是白龙招赘人间,在世间生活久了,喜欢上了人间的茶饮,因此人们往往在池畔烹茶煮茗,以享白龙。至今白龙池上还有一段宋人题刻,写到:"回自百丈泉,烹茶鼓琴,以终清兴。"写出了白龙池上弹琴煮茶,与龙神共欢的景象。不仅民间如此,宋朝还曾在白龙池上举行过一次官方"茶祭白龙"的大礼:

宋宣和元年(1119),宋徽宗召见了袭庆府知府钱伯言,命他到泰山"催视岳祠",为此还特颁给一款内府名茶"御苑玉芽"。什么是"御苑玉芽"呢?原来,宋徽宗酷好品茶,即位以后,便命臣下选用福建的白茶为他制造御用饮品,其中

御苑玉芽",据《茶录》等书记载:此茶造于大观二年(1108),用"银圈、一品名"

银模"制成茶饼,每饼"径一寸五分",乃是所造宫廷御茶的极品。钱伯言到达泰山后,赴白龙池致祭,便以御苑玉芽为祭品,沉入池中,用祀白龙之神。据其游览碑记载:"遂游白龙潭,奠御苑玉芽于水中。"开启了以茶为祭品致祀白龙神的先河。后来在韩国高丽朝流行的以茶为祭品的"祈雨祭",或许便是由此发展而来。

有趣的是,时光过去近九百年后,茶祭白龙这一幕又在白龙池畔上演。2009年4月,泰安茶界人士重新研制开发出这"御苑玉芽",并在白龙池岸边用来祭祀白龙之神,生动再现了九百年前的动人场景。

上面说的是唐宋时期,到了明清,泰山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茶俗--"施茶"。明清时期,由于碧霞元君信仰盛行,天下香客信众纷纷结社进香,出现了众多进香泰山的民间"香社"。由于外地香客长途跋涉,多遭饥渴之苦,泰山周边善士便发起一种施茶活动,他们在盛夏酷暑之际,沿山处备置茶水,免费供路人解渴消暑。万历三十三年(1605),有苏姓道人与香众结为会社,在红门以上三元宫中"施茶三载"。泰安著名大臣、曾任兵刑两部尚书的萧大亨家族对这一义举给予资助。事后立碑于万仙楼的楼洞中。另外同一地点还有当时泰城附近傅家庄、寨子庄以及长清、茌平等县所立的施茶碑。可见当时施茶风气的兴盛。这种民俗一直延续到清代。在泰山以南宝金山上有道光年间的一方"引水施茶碑",就记载了村人"于乡更约一会,老弱者施以茶"的善绩。这一风俗,后来传到北京妙峰山,成为碧霞元君信仰中"茶棚"的滥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