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例5的教学反思

(2018-12-26 16:57:42)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例5的教学反思

                                   迎小  王艳慧

这一节课的内容是新版教材新增添的内容,在实验版中,等到六下总复习的时候学生才解决此类的应用题。但难度比这一例题低。在总复习的时候,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是:比如“某件商品降了原价的20%,又涨了20%,现价比原价贵。”像这样的判断题学生会判断即可。那么在新教材的例题5中,实际是对前面所学的百分数知识进行应用,同时变得灵活,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有意放低脚步,让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目的也是想照顾思维水平中等的孩子。

   先从生活中的百分数入手,菜市场菜价与上周相比的涨降幅度,本地楼房的

涨幅情况让孩子们准确用百分数去描述,既巩固了旧知,又为本节新授做了充足

的铺垫。开门见山出示例5,阅读与理解从三个方面入手:

1.“从这些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因为例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自己先找找信息,然后再把发现的信息与同桌互相说说,这样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下,很容易理清信息,并能很准确的找出两个等量关系式,在教师引导下,发现每个关系式下的单位“1”。(单位“1”变了;4月份是3月份的(1-20%),5月份是4月份的(1+20%)。

2.变化幅度是什么意思?(转化成(    )是(    )的百分之几)

3.猜测:5月份比3月份涨了还是降了?

用上面的三个大问题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在解决的过程中,采用假设法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做法,让不同做法的学生在前面当小老师讲解,最后老师再用直观演示的课件,充分认识到降的3月份的20%和长的4月份的20%为什么不一样多。让学生在枯燥的思考过程中变得直观、有趣一些。

最后通过改编例5,将降和涨,换位再去解决问题,拓展发现:只要变化幅度一样,无论先降再涨,还是先涨再降,最后都是降价了。

   从课堂表现看,孩子们对本节课从方法、学习效果上看,还是应该学懂了例5这一类型的问题。只是在课前还设计了一些灵活拓展的知识,就是由于时间有限,没得以完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计算优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