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2018-08-29 22:43:32)| 分类: 2017年市级课题过程性资料 |
内容提要: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基础英语课程的任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实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小学英语同属基础教育的范畴,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两个教学阶段。但是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展开,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却显得越来越突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之初就表现出了对英语学习的反感和倦怠。为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遵循全新的教育理念,实施合理有效的英语教学,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顺利地走过英语教学的过渡地带,是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去深入探讨和尝试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 英语教学 衔接 差异
策略
一、中小学英语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六、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发现目前初中和小学英语在衔接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英语可持续学习能力欠缺。七年级学生英语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欠缺主要体现在:一是开口难。虽然小学英语以听说为主,但很多学生仍存在开口难的问题,特别是听、说能力较差,语音语调不标准,绝大部分学生不认识音标,仍对用英语组织教学深感不适;二是读写能力很弱。阅读方面速度慢,遇生词,语篇阅读准确率低。书面表达方面,词汇与语法错误多,规范性差,不能用英语方式思考问题,书写不规范;三是学习习惯差。好多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和背诵习惯,勤听多说、多练的英语学习方法更是缺乏。
(二)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学生中,个别学习优异者甚至达到九年级的英语水平,而较差的甚至达不到小学英语要求的水平,良莠不齐的知识基础,给教师的备课、上课都带来很多困难。教师很难照顾到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加上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多,节奏快,要求高等原因,一部分学生在初中英语的起跑线上就感到难以适应,出现厌学、弃学的现象。
二、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的原因
(一)教材方面的差异。
目前小学阶段选用的教材大都是PEP,中学阶段选用的是新目标GO FOR IT。两套教材在词汇、语法、话题等方面都出现了断层和重复,如小学六年级的内容要比初一的内容难度大,初一教材又是从ABC重新开始学起。在初一的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不得不回到以传授知识为本的教学模式,以弥补小学英语教学的不足。学生容易出现半生不熟,“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的状态,最后导致随着知识点的增多而出现知识和能力的缺陷。
(二)教学方式的差异
从《标准》来看,小学英语强调语音和听说,强调通过听说、认读、唱玩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这种简单轻松的学习方法,在初期对调动学生兴趣无疑是有效的,但长期下去,则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转化为能力。当小学生升入初中后,面对大量的单词、语法、课文时,很难适应和接受,从而影响到初中英语学习的效果。
(三)中小学英语师资及课时差异大。
小学自开设英语以来就一直面临课时明显不足的问题,小学班额大,大多数教师要跨年级任课,或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教学任务繁重,这势必造成教师备课时间不足,影响教学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无疑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的解决策略
针对以上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上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
首先是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衔接,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在培养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会学习一些基本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到了初中,语言内容复杂,难度增大,中小学英语教师都要相互熟悉这两个学段的英语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教材中每一阶段的重难点,以便有目的地设计可行性的英语教学方案。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衔接,中小学教师应互相熟悉教材内容,把握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并在自己的教学中注意比较性联系和有机渗透,为学生的后期学习作好铺垫与衔接。
其三是教学方法的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师要相互熟悉英语教材及教法,相互交流中小学英语教学信息,以便掌握英语教学规律,明确中小学英语的异同点,实现分层次教学。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选择真实地道、活泼有趣、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材料,组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课堂活动,因材施教,消除学生害羞、胆小、紧张的情绪,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使他们逐渐度过一个爬坡式的缓冲时期,以适应初中的英语教学。
第四,中小学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他们如何预习、听课、温习、作业、复习、考试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提醒或指导,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第五,学习评价的衔接,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乐意地参与学习;中学教师同样应注意到学生身心的发展,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正面诱导,多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师生关系的衔接,小学教师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往,寓教于乐;中学教师则应注重师生心灵与情感的沟通与交流,不但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紧紧地把握住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集体教育与个别谈心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总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需要社会、领导、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齐心协力,共同解决,确保学生在这一特殊时期顺利过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闫桂琴 《中学英语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肖礼金《英语教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年
[4] 王电建,赖红岭《小学英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
[5] 鲁子问 《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