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纪行:雨中的鼋头渚

(2014-08-19 09:33:47)
标签:

旅游

无锡纪行:雨中的鼋头渚

 

离开蠡园时约上午十一点左右,我立即乘1路公交车奔赴号称太湖的第一胜景——鼋头渚。“是古时像大海龟一样的生物,渚是三面临水的地方。因鼋头渚这地方很像一个大海龟的头,由此就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刚进园,天空就漂起了濛濛的小雨,稀稀疏疏的游人按照导游图所指的方向,大都匆匆地奔向了水天苍茫的渚头去了。而我却独自寻了一条小径,向一座小山上信步走去。

这座小山上长着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杆高耸挺拔,此时虽然已是秋风瑟瑟的季节,深绿色的竹叶仍密密匝匝地笼罩着整个天空。一些不知名的小鸟隐入其中,啁啁啾啾的叫声随蒙蒙细雨一齐洒下来,使我周边都布满歌声。此情此景,不由得使我的心情一阵子比一阵子好。

   http://s11/mw690/003yfinDzy6Lj8JRYCKba&690

竹林中的这条小径由六角形的水泥块铺成,起伏蜿蜒、忽左忽右,一直延伸向竹林的深处。好在没有岔路,这样就免去了迷路的担心。但从酸楚的双腿判断,肯定是在步步登高。行间,忽闻身后有喘息之声,回头看,见有一中年男子正急匆匆地赶了上来。

见有人来,我忙迎上前去与之搭讪,没想到他一开口就露出了地道的青岛口音,我这才知道,原来竟遇到了一位老乡,正好身边无伴,于是彼此就欣然同行了。路上交谈中得知,他原来也住在青岛的李沧区,大学毕业后几经周折,后便去了长沙。因举家外迁,好多年也没回青岛了。于是我们就谈起了青岛的山,青岛的水,谈起了旧城改造和地铁建设。他听着听着,好一会儿都默无声息,双眼直直地看着竹林深处,我想,他一定是又沉入往昔的回忆了。

就这样我们边走边谈着,不知不觉就接近了山顶。蓦然,忽听阵阵梵音从不远处传来,缥缈回旋、时隐时现,将一片竹林布上了一层浓浓的禅意。我们忙紧行几步,一看,见下面竟有一座寺院,那梵音就是从那儿传出来的。

这座寺院就是广福寺。广福寺位于鼋头渚的半山腰,登上万方楼就能鸟瞰鼋头渚全景,但见三万六千顷太湖烟波浩淼、气势磅礴。置身此地,那些嘈杂的都市喧嚣,那些烦恼的琐碎生活,统统远遁得无踪无影,使整个人都变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因这位青岛老乡要赶下午2点的火车,我们只好在此分手。他走后,我在此又逗留了一会儿,随后便去了鼋头渚的那个渚头处。

  http://s6/mw690/003yfinDzy6Lj8NNxL7b5&690

是看太湖最好的地方岸边停靠着两艘仿古的大帆战船,跟那烟波浩淼的感觉很配。此时的天空没有半点放情的征兆,厚厚的云层把四周遮挡了个严严密密。游人出奇得少,倒是个难得的好时日,省去了节日旅游常遇的那种人挤人、人看人的尴尬场面。在这里,我首先找到了那个太湖佳绝处的牌坊,这是郭沫若来此所吟题的,上面书写的是: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转过影壁就看见长春桥了,石拱桥下是已凋谢的荷塘,桥边长满了樱花树,想必春日到此赏樱,夏日到此观荷,这儿的景色定会更加迷人。我顺着荷花池、曲桥走上湖心亭,经“藕花深处”至“清芬屿”,观赏那浩瀚的太湖。太湖的水不深但烟波浩淼,湖中的山不高却层峦叠嶂,观之真有点不是仙境而胜似仙境的感觉。
      http://s1/mw690/003yfinDzy6Lj8P5d4Yb0&690


 鼋头渚的渚头处人比较多,这里有一块未经雕琢的巨石,正面有“鼋头渚”三字,反面是“鼋渚春涛”四字,因这里很具有纪念意义,游人争先在此留影。在这块巨石的前面有一个铜鼋,传说龙生九子,其中有一个为“鼋”,龙头龟背麒麟爪。站在铜鼋前,正好能远眺到太湖中似神龟漂游的那三个小岛。这三个小岛原先称作三山岛,现已改名为太湖仙岛,也许是为发展旅游业而考虑的吧。 
    两个小时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本想乘船去仙岛一游,但又怕延误了去镇江的火车。于是便舍弃了岛上的诸多景点,乘船急匆匆地去了梅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