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上的作品评价
(2014-03-10 09:16:47)对学生作品施以评价是为了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创造意图,以及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观察能力。老师只有能帮助学生,并有效地提示学生从事创作,才有意义。我们都知道,美术作品的评价是美术教育活动一个不可缺少的“尾巴”。有了这条“尾巴”,才是一次完整的美术教育活动。但是如何体现小学美术作品评价的价值?在实践中,我觉得:
第一、 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
第二、 学生的美术作品
第三、警惕每一个学生的能力
在实际的美术作品评价中,我们经常会陷入这样一种困惑:我们知道这一次美术课应让学生欣赏些什么,评价些什么,然后就会迫不及待的希望学生马上就能够发现和领会所要欣赏和评价的内容,甚至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其实在这个时候,我关注的只是自己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就是说在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学生们的美术作品时,一定程度上我关注的只是“自己”。因此,我认为老师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不断地丰富他们的经验,关注他们的作品,正确地引导学生,尊重学生,才能正确地进行美术的评价,也就是说这时候我关注的是“学生”。
第四、要懂得——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体经验,而美术作为一个艺术作品,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主题。这就形成了大多数人对某一个作品的大致理解和印象。但是,在每一个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基于生活经验、背景、认知水平的不同,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也就是说,美术活动所要传达的意义要通过个体的加工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其反应和表现也是不同的。如:在“脸谱设计”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了不同形式的脸谱,有广告脸谱、工艺脸谱、绘画脸谱、还有废物利用做成的脸谱等,在孩子自己创作脸谱中,他们都有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理解来创作和表现。
总之,美术作品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作品评价如果多一点欣赏鼓励,多一点期待关注,多一点尊重宽容,多一点征询探讨,多一点浓厚的人情味,为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创设良好的评价氛围,促进学生们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建构,创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