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美术课上的作品评价

(2014-03-10 09:16:47)

对学生作品施以评价是为了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创造意图,以及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观察能力。老师只有能帮助学生,并有效地提示学生从事创作,才有意义。我们都知道,美术作品的评价是美术教育活动一个不可缺少的“尾巴”。有了这条“尾巴”,才是一次完整的美术教育活动。但是如何体现小学美术作品评价的价值?在实践中,我觉得:

第一、 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

    为了避免单一评价方式的弊端,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自评式、互评式、推优式、评价表等方式交替使用。例如自评式评价,教师可以事先设计好各种单项评价内容。例如,像画“植物的生长”、“厨房一角”等绘画课,可设为:构图好、线条生动、有创意等;像“多功能椅子”、“路灯设计”等这样的设计课,可设为:装饰性强、创意新、色彩合理等;学生按照预设的评价内容给自己的作品评分,在评价中态度非常认真,没有丝毫懈怠。让学生参与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产生不同的评价,学生间展开激烈的辩论。欣赏、评价别人的作品,也是提高鉴赏水平的一个过程。但学生的鉴赏水平是一个逐步提高地过程,最初阶段容易出现老师经常表扬的学生,学生会认为他画的就是好,他被推选的机会就很多,同时其他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就会减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逐渐降低。如何将自评、互评、共评很好地融合、统一,从而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提高,成为我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 学生的美术作品

    小学生构图能力普遍较弱,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所以教师不应对他们横加干涉,而应向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以自己表现方式来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并树立起自我表现的信心。小学生的美术作品无不应该有“好”、“坏”之分,要以“好”与“更好”、“优秀”与“更优秀”来评判。只要他在创作,教师都应肯定他。使每个学生充满自信,勇于创新,让他们在作品中敢于表达生活的情感和态度。每一幅画他们都有这样画的理由。教师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去理解他们试图内容,做到理解和尊重学生。 发现他们的才华,体会他们的情感,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抱着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运用笑脸和恰当的评语说出自己的的体会和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到鼓励学生创造能力和与学生很好地交流的作用,学生也会更敢于与众不同,这正是新课标中提到的: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在激发创作欲望,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对美术作品展现的评价。

第三、警惕每一个学生的能力

在实际的美术作品评价中,我们经常会陷入这样一种困惑:我们知道这一次美术课应让学生欣赏些什么,评价些什么,然后就会迫不及待的希望学生马上就能够发现和领会所要欣赏和评价的内容,甚至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其实在这个时候,我关注的只是自己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就是说在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学生们的美术作品时,一定程度上我关注的只是“自己”。因此,我认为老师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不断地丰富他们的经验,关注他们的作品,正确地引导学生,尊重学生,才能正确地进行美术的评价,也就是说这时候我关注的是“学生”。

第四、要懂得——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体经验,而美术作为一个艺术作品,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主题。这就形成了大多数人对某一个作品的大致理解和印象。但是,在每一个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基于生活经验、背景、认知水平的不同,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也就是说,美术活动所要传达的意义要通过个体的加工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其反应和表现也是不同的。如:在“脸谱设计”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了不同形式的脸谱,有广告脸谱、工艺脸谱、绘画脸谱、还有废物利用做成的脸谱等,在孩子自己创作脸谱中,他们都有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理解来创作和表现。

总之,美术作品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作品评价如果多一点欣赏鼓励,多一点期待关注,多一点尊重宽容,多一点征询探讨,多一点浓厚的人情味,为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创设良好的评价氛围,促进学生们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建构,创作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