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催芽期间六点注意

标签:
qt60888qt语音食用菌课堂食用菌网络学院qt课堂教育 |
分类: 黑木耳种植技术 |
全国各地黑木耳种植朋友大家好:
2012年冬季出现了多年罕见的连续低温气候(特别东北地区),各地诸多黑木耳专家和种植者均认为连续超低温是件好事,生产黑木耳菌包时杂菌和病变污染率将较大幅度减少。其实,恰恰相反,各地在制种期间(特别东北地区)用新鲜的颗粒锯末屑杂菌污染率比以往年度高出几十倍,众多出现了整批菌袋污染报废的制菌户接连不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为什么温度越低而杂菌污染率更高哪?原因是,目前各地(特别东北地区)黑木耳种植者大多数用的原料是专业粉碎加工的颗粒新鲜锯末屑,由于是新鲜的颗粒锯末屑,气温越低,锯末屑越结冻严重,因此,在拌料时水分不能快速浸透颗粒锯末屑内部(使颗粒内部严重缺少水分),只能看到水分在锯末外表面达到了,即开始装袋并蒸锅,在这种情况下你无论蒸锅时间多长,培养料是熟化不透的,因此,各地出现了大量的杂菌污染。为了减少黑木耳种植者的经济损失,正确掌握春季黑木耳管理技术和各地管理误区,特为广大种植者提供管理资料,使各地种植者走出误区,达到黑木耳丰产丰收的效果做点贡献,笔者愿意和各位同仁互相交流,共同把我国黑木耳产业做大做强,真正地通过黑木耳种植使你们快速发家致富,奔向有车、有钱、有楼新一代的幸福、和谐、健康、美满家庭。春季黑木耳栽培种菌丝培养已经结束,即要开始菌袋割口育耳阶段。黑木耳春季栽培尤其是早春阶段的栽培,制约因素较多,相对于早春栽培而言,今年春季要比以往气温偏低,如栽培时间掌握不准确,难以达到较好的出耳效果或失败。因此,特别提醒广大黑木耳种植朋友:在早春的黑木耳栽培中,尤其规模化生产基地,更应严格操作,注意防范,科学管理,以确保黑木耳育耳和管理的顺利进行。在实际管理中,应主要监控以下“几关”:
1、严防黑木耳菌袋割口时间误区关:
2、严防早春黑木耳菌袋割口后原基形成慢和耳芽稀少关:
正确管理方法是:早春需要增温,割口的菌袋上面直接覆盖一层遮阳网,之后,在遮阳网上面在覆盖一层塑料膜,通过白天阳光照射使栽培床内形成一个适宜黑木耳原基快速形成所需要的小气候(此期白天外界自然最高温度10~12℃左右,通过阳光自然照射增温后使菌床内部温度提升到16~20℃左右,正适宜黑木耳原基的快速形成)。割口后5天内是菌丝愈合期,此期间育耳床内温度不超过24℃以上,不需通风换气。5天后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晴天时,每天往育耳床内早、中、晚分别各放一次水。阴天时,每天往育耳床内放1~2次水。雨天或低温天,每隔2~3天往育耳床内放一次水,使育耳床地面均匀湿透,此期以保湿为主,使育耳床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此期应每天早晚各通风换气一次,要求每次通风换气20~30分钟。8~10天后,应加强通风换气量,每天傍晚把遮阳网及塑料膜全部撤掉,用自然雾气湿润菌袋或用喷雾器喷一边雾化水。按上述方法管理,原基形成快而整齐。
3、严防黑木耳菌袋早春割口处形成褐泌素(铁锈色),不能出耳关:
4、严防幼小的黑木耳停止生长关:
5、严防菌袋割口处只长白色菌膜而不能出耳关:
以上只是一少部分解答问题,出现黑木耳减产、杂菌污染、流耳烂耳、木耳变薄变黄等原因诸多,目前,我国代料栽培黑木耳,很多地区管理技术已经逐渐走进了一个靠天吃饭命运,不妨想一想,无论是黑木耳主产老区,还是黑木耳新发展区每年均出现今年丰收了,来年赔钱了,后年只挣了个本钱,大后年又丰收了,因此,各地出现了老种植户下马,新种植户又盲目上马的现象,出现了起伏不定的现状,结合笔者从事31年的黑木耳专业和实践经验,今后,笔者愿意更好的为菌农朋友服务,使黑木耳种植户走出误区,达到稳产和高产的目的,使我国黑木耳产业健康长久的发展下去。(以上内容来源于黑木耳专业技术交流群分享文章)
进入方法一:下载QT语音,搜索房间【60888】【QT食用菌语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