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开题报告

(2013-04-12 10:56:27)

 

 

全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开 题 报 

 

 

 

 

课题立项号  AD--110140    

      课 题 名   基于信息技术的有效学习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 王家红         

所 在 单   亳州十二中学       

填 表 日     2011年12月      

 

 

 

 

 

 

全省现代技术研究实验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10月

 

开题活动提示: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 根据课题立项时专家给出的评审意见,进一步研讨课题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研究过程,并听取开题评议专家的意见,进一步修正课题研究方案。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

    地    点:

    主 持 人:

    评议专家:

参与人员:王家红、刘美、孟蕾、李宣传、于小豹、韩桂良、 

          史 娟、 孙福能、吴振峰、贾世界、吕振强

 

 

二、开题报告要点: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工作分工、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2000字左右。

1、 研究现状:

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并初步

掌握了新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和应用策略。执教者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还不够好、与上课内容不够呼应,教学时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与孩子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不能高效的发挥作用。信息技术的负面带来的效果不能最大程度的抑制。多媒体使用多滥现象如何转化为有效使用。孩子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怎么样在教学中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技术使用的有效性,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使我们的教学质量高效,基于此种现象我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申报此课题。

2、研究目标:

信息环境   本课题研究的学习情境,侧重于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资源的开发、加工和利用。为发展学习者的认知灵活性,形成对知识的多角度理解,应把知识学习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通过多次进入重新安排的情境,使学习者形成背景性经验,从而掌握知识的复杂性及相关性,在情境中形成知识意义的多方面建构。

有效性   (1)被创设的学科教学情境的有效性。(2)有效性不是简单把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有效性相加,而是一种相互优化达到“1+1>2”的综合性作用,甚至达到高效。(3)有效性取决于成本投入与收益产出比例。

3、研究内容:

(1)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研究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学习情境的水平首先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根据科学的理念,提高自身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能够设计制作相关的课件,才能确保课题研究的成功。

(2)课件使用的有效性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将既有的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教师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通过总结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学生有效进行学习活动,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传递信息;以最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的方式处理信息。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教学,学习资源是多媒化、多样化的,信息是自己搜寻得到的,关注的是问题,强调的是过程,采用的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整个学习过程是开放的自由的和相对宽松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进行的专题性研究,不断总结出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得到新的教学突破和发展。

4、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辅以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去综合研究,比较分析、个案分析法。根据行动研究的路线,通过调查研究明确我校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制定计划,然后实施计划,再进行考察、评价反思。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  月  

 

 

三、开题报告要点: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工作分工、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2000字左右。

5、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1年5月—2011年12月    调研立项阶段 

制定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申请课题;

第二阶段:2012年1月—2013年1月    研究实施阶段

实施方案,实践验证,分学科探索信息环境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利用网络平台及其资源实施有关教学方案,密切注意教师、学生、教材、网络等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搜集资料,归类存档。

第三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   提高完善阶段

举行课题研究中期汇报活动,召开“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学习”教学观摩研讨会,推选优秀教学案例,分析、整理研究资料,准备成果论证。

第四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2月     总结结题阶段

全面整合研究资料,汇总研究成果,申请结题。

6、工作分工:

   由于本课题涉及的学科范围比较广,而课题成员也绝大部分都是每个学科的组长,因此,把这个大的课题分成了若干子课题,分工也就按照学科去分工,这样就把大的范围细化,工作细化,做课题时目标也就更明确一些。

姓名

职务

承担子课题和具体分工

王家红

校长

管理、经费保障             

刘美

电教主任

具体安排、汇总资料

孟蕾

教科研组组长

整理、研究资料

李宣传

中学语文组组长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学语文有效学习策略

于小豹

中学数学组组长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学数学有效学习策略

史娟

小学语文组组长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有效学习策略

韩桂良

小学数学组组长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有效学习策略

孙福能

中学英语组组长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学英语有效学习策略

吴振峰

信息技术组组长

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技术有效学习策略

贾世界

中学化学组组长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学化学有效学习策略

吕振强

常识组组长 

基于信息技术的常识有效学习策略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材料,根据课题立项评审专家意见,和开题时评议专家的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左右。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六、省市馆课题研究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