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篇
论《登鹳雀楼》的艺术特色
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950371384,2955782956&fm=27&gp=0.jpg 论《登鹳雀楼》的艺术特色" TITLE="第680篇 论《登鹳雀楼》的艺术特色" />
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共六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风景胜地。相传当年时常有鹳鹊(颧,鹤一类水鸟)栖于其上,所以得名。可惜鹳鹊楼到宋以后被水淹没。为唐代登临胜地。唐人留诗者众多,唯王之涣诗能状其景。
这首二十字的小诗,却写出了雄浑浩然的气魄,也写出了宇宙之无限,末了两句一直被人们作为追求崇高的精神世界的象徽。这是一首励志诗。
一、状景美
白日句,“白”字生辣,极状旷野落日之景。站在鹳雀楼最高处西望,残阳如血,慢慢坠落入在中条山。一个“依”字用拟人化手法赋予中条山以生命。作者面对黄昏落日的余晖,心中没有惆怅之感,转身东眺,黄河浩浩荡荡奔腾向前,势不可当。前句为后句蓄势,使后句气势更雄伟。前两句运用对偶,用白描手法将登楼看到的美景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二,建筑美
虚实结合,前两句写实,写白日,中条山,鹳雀楼,黄河,写出了所看到的美景。首句文雅,后句通俗。第三句文雅,第四句通俗,这样一文一俗,互相穿插,富有节奏感,读来倍感切切。
面对雄浑浩荡的气魄,作者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欲穷千里目”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目标,“更上一层楼”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二者形成了条件关系,符合逻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