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方琴)
(2020-06-20 13:39:2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心得 |
体验式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实小西
1.创设好问题情境,开启体验之门。
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难发现,数学教学得先有问题,才会有过程,然后学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创设好能够让学生置身于内的具体情境,这将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孩子的年龄特点创设有趣的、新颖的、真实的等等能够激发学生快乐学习情感的情境问题。例如,《植树问题》的教学。师:(出示学校门口主干道的图片)同学们,学校即将举办周年庆活动,想要我们班帮忙在主干道边上插上旗帜,老师下课后就要让部分学生去教务处领取旗帜,请同学们先算算需要拿多少面旗帜,算出来的同学可以优先得到去领取的机会。这一问题情境,是让学生帮老师领取旗帜,小学生是很乐意参与这些事情的,所以他们会迫切的想先算出答案,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乐在其中。
2.独立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
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过程和探索,即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相互辩证,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与特点,设计让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质疑中发现问题,在辩证中解决问题,在思考中反思问题,从而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不要因为不放心就做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少暗示、少干预,要让学生自己研究、探索发现,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在体验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形成体系。例如,在教学《鸡兔同笼》时,当我们把情境问题抛出后,我们应给予充分地时间让学生独立探究,在这个体验过程中,教师尽量保持安静,学生就会尝试经历各种路径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收获是教师灌输所不可替代的。
3.数学知识生活化,在经历中体验。
教育心理学上说过,当我们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有关系时,学生学习兴趣就会变得比较浓厚。数学知识是自然科学知识,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紧密关联,是我们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比如说,我们教学一年级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中简单的计算时,我把“超市”搬进了教室,让学生准备好钱币的学具,进行了购物活动。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喜欢,学习起来积极性也高,学习效果自然得到提高。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设计以生活为背景的情境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学生在这样生活的课堂上体验数学感受数学,从而喜欢数学,积极、主动地去构建数学知识。另外,除了把生活搬进课堂之外,我们还可以把课堂延伸到室外,比如说《确定起跑线》一课,我们可以上室外数学课,真正的在生活中体验数学、运用数学。
4. 小组合作交流,在体验中学说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