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三角形的特性》听课评语(1)
(2019-03-27 11:12:56)分类: 学习心得 |
《三角形的特性》听课评语(1)
实验小学
本节课方老师教学过程层次清晰、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注重逻辑性和延展性。例如,在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时出示的几个示例(空调架、衣架、自行车架)都体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为后面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埋下了伏笔。在认识三角形的特征时先让学生画,再与老师所画的三角形进行对比,总结出三角形的共同的特征。接着出示反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形成文字进行解读,实现了画面到文字的转变,层层递进,让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表象。在学习画高时,方老师仍然沿用了这一有效的具有逻辑性的教学思路。先看微课示范,再代表画,自己画,最后继续用一组反例对比教学,加深学生对高的认识。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时,进行了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对比实验。可见,方老师是一个很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老师,在课堂环节的设计上,非常有逻辑,这样使得整节课每个环节都条理清晰,井然有序。
前一篇:区别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