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可以这样教数学》有感
(2018-07-22 09:36:46)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习心得 |
浅谈“教师应该怎样教”
广德县实验小学西校区
读一本好书,犹如一次心灵的洗礼,在空闲时,我拜读了叶建云老师主编的《可以这样教数学——16个小学数学名师的教学智慧》一书,书中记录了名师的教学经验,课堂实录,让我受益匪浅。
“名师出高徒”,在美国所有诺贝尔奖得主中,有半数人曾同其他诺贝尔奖得主一同工作或学习过,这充分说明了名师对其他人的师范与引领作用。名师的课堂,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严密的教学设计,灵动的教学流程,风趣的教学语言,绝妙的教学智慧……
一个名师,有时往往可以启发一个人的灵感,例如书中德高望重的邱学华老师,他倡导的在课堂中要做到真实和创新,不断的在研究“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上好课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在退休后,也没有放弃教学研究,他仍以全新的活力展现其魅力,不断生成新的尝试智慧。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深知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让孩子在课堂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沉浸在课堂学习的乐趣中,远比课下做多少练习题都要来的重要,所以怎样教才能吸引孩子兴趣,成了我想要追求的方向。
书中恰好汇聚了众多名师的智慧,让我们享受了精神大餐——
书中展示的是各位名师,在这么多年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怎样教和可以这样教”的基础上作出了研究,他们没有生硬的理论说教,而是把思考融于一个个精彩的案例中。在你意犹未尽之际,为你备上最后的大餐——名师最近实践的课堂教学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是名师教学智慧的实践范本,值得我们学习。
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松老师的“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这一小单元。
许多老师都有过在其它班级上课的经历,面对一批陌生的孩子,如何在上课几分钟时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很快的融入你的课堂,是我们不能逃避的问题。即使不借班上课,自己面对平时的课堂,怎样让孩子积极的投入课堂。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关于课前的导入活动,有的专家概括了三种不同的境界:一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仅仅是做了一个形式还不如不活动,这也是我的课堂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应该摒弃。二是活动能有效的放松学生课前的紧张情绪、消除陌生感、集中注意力,但仅仅只有这个效果而已,这也不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三是活动不仅能有效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拉进距离感让他们集中注意力等,还能与接下来的教学紧密结合,为课堂教学做铺垫。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而为的。第三种境界是课前导入活动的理想境界,需要我们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巧妙连通。
本节中,我觉得最为巧妙的课例要数二年级的“认识时分”的导入,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可能还无法深刻理解“为什么1小时=60分”,如果只是单纯的灌输式教育,让学生背下来,可能记忆时间也是短暂的。本书中的老师在课前特意安排了“同时开始同时停”的游戏活动,并创设了“龟兔赛跑”的情境,用动画的形式演示,课件播放了乌龟和兔子从正上方的一棵树开始跑的画面,兔子的动作非常快,很快就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而乌龟则是慢悠悠的,只跑到了第一棵树那儿。由于课件制作的非常精美,加上有学生喜欢的故事情节,不仅让学生很快且自然的进入了学习,更为学生突破认知上的难点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每个孩子都兴趣盎然,学的认真轻松。充分展现出“好的开头为成功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带的是低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太集中,容易被外界吸引,所以在课堂上我想方设法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导入,可是往往只是形式,孩子们虽然表现出兴趣很高,但是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并没有学的很投入,读完这本书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可能只是注重的趣味的本身,而没有将导入与接下来的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的衔接,所以只是吸引了孩子的一时的兴趣,却没法引导他们做出深刻的探究,比如在书中“认识时分”的教学中,名师的导入不仅仅只是一个游戏和一个故事了,通过课前游戏学生们已经认识到“同时开始同时停”就表示时间是一样的,这个为他们接下来理解“为什么乌龟和兔子走的路程不一样,但时间却是一样的”做了铺垫,由此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分针走一圈时针只走了一小格”代表的时间也是一样的,为本节课的重难点1时=60分打下了强有力的基础,相信学生在学完这节课后不仅能深刻记忆1时=60分,而且也清楚的知道了原因,接下来理解1分=60秒也不是难事了。这真的是个绝妙的导入。是名师们在深度研究课本的基础上设计的课堂环节,让我产生的不断学习的动力。
本学期我也有幸参加了“第2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在现场感受到了名师的教学魅力,其中的一个名师的课我印象深刻,是蔡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蔡老师由渔夫和猎人的故事开始,却并不是老师单纯的讲故事,而是学生和老师一起对话来说故事,从而引出了交换一词,又慢慢的导出了“半块”这个词,让学生用数字来表示,从而引出“分数”这一概念,这个导入既新颖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引用了蔡老师的这个导入,收到的效果非常好,整节课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自然而轻松。
总之,读完这本书,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知,并且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之路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目标。相信在名师教学的引领下,我会学的越来越多,在自己平时工作中,认真总结并反思,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