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HE OPEN给我们们留下了什么:完结篇

(2015-07-23 11:13:27)
标签:

杂谈

 任何一场大赛都会给我们留下许多东西,特别是大满贯,因为只有这样的赛事才能把全世界的精英集中起来,而且是各个年龄层,于是通过比赛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权威信息。今天的完结篇,我们重点谈谈高尔夫的技术,几代球员的技术表现,在比赛中我曾写过一篇坡度打法在三代球员身上的不同表现,反响强烈,很多的朋友点了赞,也不乏一些吹捧之词,总之从一个更大的角度看坡度技术肯定是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这次大赛,从技术层面的表现,我们该看到些什么?首先是长草技术,我们知道在老一代球员身上,有体能训练的内容,但关于肌肉力量的训练是较弱的,而现在的年轻球员完全突破了这个概念,体能训练加上肌肉力量的训练使得一个个都是健美男,具体在老球场超过十英寸的长草里,没有一个球员觉得是个事,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除了力量外,这次比赛和之前的美国公开赛都集中在果岭技术,当今天的球员轻松完成三百码发球,那么还比什么?就是果岭落点的击球控制,这里包括球的击打方式、弹道的控制、球的旋转、落点位置的准确定位和借助地形地势等等,精准的短铁杆控球是每一个球员的最基础技能,两次大赛美国球员完胜欧洲球员说明了什么?当年史崔克的短打技术连老虎伍兹都甘拜下风,现在的斯皮斯更是如火纯情。记得在美国名人赛前,没有一个欧洲人看好斯皮斯,为什么,因为他的动作太不标准了,这要是在欧洲人的理念里,他连参加业巡的报名资格都不会给:上杆,他的右臂有些鸡翅,下杆,他的左臂不直,打短杆他的V字型太强,总之乔丹.斯皮斯又是一个美国式的乱打英雄。但是这恰恰是美国高尔夫风格:从小的兴趣引导,渐发的技术自建,比赛中的自我激发,成熟之后的竞技指导。欧洲人,还有我们中国的高尔夫都不是这个模式。

 

除了这个短打技术外,就是果岭上的推杆了,这是一个令所有打高尔夫的人最头痛的事,越是到了高手阶段这个问题越凸显,道理也很简单,水平不高的时候,标准上果岭都做不到,自然推杆的感觉就会生一些,但是高手们呢?乔丹.斯皮思这一次丢了冠军,就是出现了一个四推,当然这话搁谁身上也一样:每个没有夺冠的球员都抱憾在自己的推杆没能进洞!我在THEOPEN开赛第一天写了一篇《推杆的绝密技术》,我所说的绝密可不是故意的噱头,许多看了这篇文章的朋友追问方法,鸿华的一位老会员(黄先生)还专门来到我的VIP当面请教,我可以教你们这个方法,但我也要尊重米克尔森,如果有一天老米自己说出来,我一定会详细替他补充,现在留一手也属正常,做教练的自有自己的一套,即使我今天要教你,也是在我的自我表述的方法之中,有些事就是一张窗户纸。

 

最后说一下球杆的今天模式,自从杆面凹槽被限制以来,球的旋转小了很多,更多的球员、特别是欧洲球员换掉了从小学球的刀背式,改用更好打、甜点更宽、杆头更重的宽背杆头,这几年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日本杆都进了巡回赛赛场。这些杆型在过去的职业圈子里是要被嗤之以鼻的,但是现在球员也越来越现实,你管我用什么杆,打下冠军就是老大。就是我们熟悉的那句话一样: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但是这两场大满贯,加上苏格兰和球员锦标赛下来,冠军都是美国球员的刀背式,其中的道理不说大家也明白。

 

总之,高尔夫到了今天的这一代球员,会有更多的故事,THEOPEN结束后,球坛不是要休息的时候,真正的较量就要开始,金秋十月,总统杯就要开打,这次全世界的球员要联手对抗美国,而且是在远离美国本土的韩国,如果这次老虎伍兹不参赛(他目前的积分不够),老虎迷们自然不会出现在赛场,在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上风的状况下,美国人还能继续今年的优势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