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香结》教学设计

(2020-12-08 16:33:36)
标签:

教学设计

读中领悟

     《丁香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丁香结》是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我们面对生活中不顺心的事,要像它一样,乐观、坦然、潇洒地面对。教育学生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予丁香芬芳的同时,也赋予幽怨的“丁香结”,这就是生活的常态,更是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设计理念

以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紧扣“触摸自然”为主题描写北京城内外丁香花的美丽姿态,由“丁香结”生发的丰富联想,最终由花的“结”想到心的“结”,以此引发人生的思考。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各方面表现为积极向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最大程度上发展学生的个体特长,学生发言非常主动,语言表达特别清晰,课文朗读积极性很高。大部分学生都能大声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有较强的交流合作的学习意识,但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方面还需加强。

教学目标

1.会写“幽、薄”等个11个字。

2.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与体会。

3.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丁香花的诗句,观察自己喜欢的花。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图文对照

2.以读代讲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创设情境

师:播放课件丁香花。此刻的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快来分享一下吧!

生:A丁香花好美呀!

B幽雅甜香美丽的丁香花向我们扑面而来,好仙呀!

C丁香花已经飘进我的心里啦!

师:同学们个个都是小诗人,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去欣赏宗璞笔下的丁香花,了解丁香花给我们带来的独特感受。(板书课题:丁香结)

二、整体感知,读中领悟

师:同学们迅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两大部分都分别写了什么?

生:(1-3自然段)赏花

    4-6自然段)悟花

1.让我们走进“赏花”,指名读第一部分,感受丁香花的美,体会它独特魅力。

生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描绘了哪些地方的丁香花? 丁香花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画一画、读一读你最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谈一谈读后的体会:写出了丁香花哪些特点?

    A 课件出示: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师:这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生:拟人的手法,写丁香花呈现的样貌,

 指导学生品读(多个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探”“窥”要读出丁香花的体态娇小,姿态动人的样子。)

B课件出示:

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师: 这句话从哪些方面写丁香花的?

生:丁香花的颜色、气味。

师: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

生:丁香花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

指导学生品读(学生分组朗读,教师指导描写丁香花颜色、气味的句子,从字里行间中体会丁香花的美)

C课件出示: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师:“檐前积雪”指的是什么? “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什么?

生:丁香花。说明香气非常浓郁。

师: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生: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在一起,就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耀眼夺目。

师:“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作者发自内心的喜欢丁香花,因为花儿给了她灵感,给了她创作的激情和希望,所以作者在丁香花中构思自己的文学梦。

教师指导学生品读:重点读出“香气直透毫端”的“香”。男女生朗读课文,学生评价(读的激情不够;声音太小),教师评价(“直透”语气再直爽些,)

教师小结:丁香花的形态、香味以及颜色都给作者带来了美好的回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么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丁香。让我们把这份喜爱读进文章中,有感情地集体再次朗读第一部分。

2.谁愿意读第二部分,学生思考:丁香花作者充满着感情,雨中的丁香又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呢?

D课件出示: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师:古人的诗句让作者产生了疑惑:古人一直有丁香结的说法,为什么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丁香结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呢?丁香结寄寓着古人怎样的情感呢?此刻让我们到文中寻找答案。   

1)自由朗读,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2)学生分小组汇报。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3)教师小结:

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所以诗句中的丁香结意味着愁思,古人也常用丁香结来形容愁怨的情绪。 

 师:作者雨后赏花的触动。教师补充介绍:作者自身经历的感悟。(经受病痛折磨) 

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学生提出思考:作者对丁香结什么态度?你从哪里能看出来的? 

E课件出示: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师:最后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意义深远,告诉我们什么?

生:要以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待他人,这是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师:作者对丁香结的态度是从容、豁达、积极的。

三、写字指导,巡视巩固

幽:幽为半包围机构,笔顺易写错,先内后外,先写中间一竖,再写俩个“幺”,最后写外面竖折和竖,外框不宜高,中间竖位于中线写紧凑,左右疏密均匀,间隔得当。

学生书空后再书写,个别学生教师指导。

四、拓展练习,总结全文

1.拓展

师:今天(今年、去年)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从中获得哪些生活感悟呢?

生:电动车没有电,自己走到学校。

生:电梯停电了,上学走下29层……

生:人生就在愁怨中,不要因为愁,忘却生活的味道,理解为没有了愁怨,生活本身就不完美!

生:人生中离不开怨愁,但不能一味地怨愁,只要我们找到生活的快乐,就会打开心结,让自己快乐起来。怎样才能打开人生中的心结呢?就是要有豁达胸怀!

生:我觉得人生中的愁怨固然有,但这只是生活里的一个小插曲!只要我们有梦想,一切小小的结终将会打开的,因此不要忧愁!

2.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全文。

3.教师小结:应该把人生中的不顺当成调味品。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也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永远也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充满乐趣。

 五、拓展练笔,能力提升

 小练笔:作者选取自己喜爱的丁香花,引发联想,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选择一种植物进行小练笔。

板书设计:

城里:        

城外: 幽雅  甜香

丁香结              斗室: 莹白  照耀

联想: 丁香结

感悟: 乐观豁达人生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