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
(2014-05-19 18:23:35)
标签:
人民教育出版社感觉到每一个回答问题于作 |
【摘要】:
小学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文性内涵,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关怀学生内在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赏识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指教师能从各方面去认识到学生的才能并加以重视和培养,让每个学生的优点得到张扬,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赏识教育是依据人渴望得到赏识的本质要求,对学生施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或教育理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通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运用赏识教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愈浓厚,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最终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体验告诉我,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让学生真正爱学语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赏识,是为人之道,也是为师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怕是很难合格地参与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的一些老师于此还大有改进的必要。一些老师在“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笼照下,往往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于是乎便像医生对于患者一样执著地“诊断”孩子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乎便有了“尾巴”说、“顽石”说、“朽木”说、、“榆木疙瘩”说、“害群之马”说。于是乎有了冷眼、批评、讽刺、呵斥以至体罚。最终结出的便是信心折损、兴趣失却、活力丧失、师生关系对立的苦果。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敬孩子。”威廉·杰姆斯也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烈。试想谁愿意永远生活在挨骂、被鄙视的压抑氛围中呢?我们这些具有许多阅历的成人,尚且渴望得到领导、同事与朋友的赏识,谁也不愿意整天在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环境中工作,何况我们的工作对象都是些稚嫩的孩子?所以教师应该学会赏识。我们必须痛下决心,真正从讲台上走下来,尊重孩子的意愿,满足孩子的需要,成全他们需要被尊重的心理和渴望成功的梦想。也许,我们的老师并不在乎,可我们的学生却很在乎。一个信任的微笑,一回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动的话语,可以驱散他们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找回他们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可以校正他们迷失了的价值追求的方向,可以唤醒他们早已封尘的潜质、潜能,可以诱发他们心中萌芽中的创造冲动。很多老师认为,学生要是真的很差,我们却要违心地去赏识,不但虚伪,还会使学生认识不到自己错误。其实不然,赏识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所说的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而是智慧对于智慧主动的碰撞;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而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不是满口的鄙俗奉承,而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接纳。学会赏识,赏识者胸襟才显得更加博大,灵魂才更趋于崇高;有了赏识,世界便获得了求真、求美、求善的不竭动力。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同时平等的关系更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更 能接受老师对自己委婉的批评。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信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赏识教育”贯彻于其中,我认为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形成积极的期待
期待是一种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的教育信念,对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往往会对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有所推测,这被称之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很多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是否存在良好的期待感,会影响到学生的自我期望和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对学生学业的成败乃至今后人生的发展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很多教师都没有明确意识的到自己的期待,也没有可以去控制自己的行为,只是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自己的期待,给学生传达出期待的信息,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而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也产生直接影响。
记得班内有一个学生纪律差带来成绩也不理想,是同学们眼中的“坏小子”,大家都看不起他,我找他谈了好几次也不见改,真是拿他没办法。后来发现他体育方面比较好,于是,我就让他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他开始对自己没有信心,我对他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最后在比赛中他不负众望,跳绳获年级组第一,我在班队课上表扬了他并且表示,希望他平时表现也能和运动会上那么出色,今后还能为班级争光。也许是我对他的这种积极的期待,他慢慢有了改变,刚开始还不能完全管住自己,在我的支持和帮助下,最后终于管住了自己。后来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认为他不再是他们眼中的“坏小子”了,从而帮助他重新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从这个成功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教师这种积极的期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二、宽容谅解学生
由于小学生个方面的认识发展还不够完善,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迷惘、困惑甚至挫折,他们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帮助。学生间总是存在差异的,作为教师不应该以一个尺度去衡量他们的表现,而是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客观的评价学生。
比如,考试完了以后,教师的眼睛千万不能只盯着考九十分的那几位学生,而应该回过头去看看,哪些学生比上一次考试进步了,不管他是考六十几还是七十几,都是一种进步,这时教师就该对这些学习取得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这个时候表扬远比训导和惩罚来的有效,后者只会让学生会低估自己的能力,使原有的正确的学习动机会逐渐消失。只要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其分析原因,提出应对策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理解他们的,对他们还是有信心的。使学生认识到其成功的价值后,会产生学习的动力,这样要求进步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因此,教师们不必吝啬赞美,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多一些赞美,让学生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教师调整心态
赏识要相信学生。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它可以唤醒学生的自信。
赏识要调整心态。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弃绝“祖师爷”与“裁判官”的心理羁绊,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听灵魂深处质朴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造灵感。
赏识要转换视角。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于人于物,也许其正面并非瑰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剪影;外表也许包裹着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却蕴含着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我们何妨拐个弯子想一想,何妨换个角度看一看?
赏识要选择适当的标准。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追求崇高和完美本无可非议,要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成人的测标去审度学生,赏识便会失去家园。只要我们择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乃至稍降一格去评价学生,值得赏识的东西就会扑面而来。
四、学生允许失败
一天,我正在上课,当几十只小手举过头顶,争着回答问题时,我的眼光落在一个沉默少语的、学习较困难的孩子身上,让人惊喜的是,她也举起一只小手,我便毫不犹豫地把表现的机会留给了她,她慢慢站起来,刚要开口说话,,又突然闭口不语。这时,我感觉她此时特别需要激励吧。我给了她一个相信的眼神,并对她说:“错了没关系。”我第一次听见她响亮的声音,正确发回答出了我提出的问题,从此变得活泼开朗的她,每每遇到问题她会大胆的提出来。于是,我告诉自己,帮助孩子成长靠的不是力量,而是发自心灵深处的爱。是赏识的结果。在实践中,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始终坚信孩子“行”。正是这不掺一点水份的坚信会让孩子们走向了成功。周弘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态下让女儿获得了成功,许多教育工作者也正是从这一点中重新找回了宝藏,改变了许多学习困难学生的命运。
五、激励性评价
评价力求过程的全程性。评价不仅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评价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的观点,努力把这种理念付诸实践。
我在找学生订正作业中了解到,有的学生看到自己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做的作业还是得不到一颗“☆”,不能成为“优秀作业”,也根本没有引起老师的注意,内心很失落,就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反正就是那么差,于是作业也就变得越来越马虎。我们成人看来一颗微不足道的“☆”,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却有着这么重要且不能替代的位置。我们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有没有真正考虑过学生的情感需要?有没有真正考虑过学生的个性差异年呢?
人与人的差异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一些学生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付出不少的努力,但做出的作业可能还是不如一些优秀学生随便做的好,按照我们一般的“规定”,他们很难得到一个“优秀作业”,孩子们需要“优秀作业”的鼓励,我们为什么不慷慨地多给他们几个呢?
我班有一位学生作业做的非常潦草,而且时常出错,有时甚至不做作业。有一天,由于作业较简单,他积极完成了作业,并且全部正确,只是作业的书写还是比较糟糕,但当时我没有批评他书写不工整,而是给了他肯定的评价,等级也给的是A级,他很开心。看到他当时的表情,我就看到了希望,于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给了他很大的鼓励。有了这次的经历,他上课的学习态度端正多了,坏习惯也改掉了不少,作业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零乱、潦草。可见老师的鼓励对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既能鼓励学生上进,还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在评价中遵循的一个最基本原则就是“表扬”,作业正确率高的、书写工整的要表扬;作业没有大的缺点就给“优”,再写出需改进的地方;部分或是某一方面做得好的也要表扬;比前几次有进步的要表扬;学习态度认真的也要表扬。但有一点必须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就是受到表扬的原因。我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现,当学生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时,都十分高兴,无形之中增强了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只要用心去做,没有做不好的事情,让我们尊重孩子,倾听他们的声音,师生共同播下希望的种子,满怀信心期待收获一个果实累累的金秋! 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在教育教学中,经常保持一种赏识的心,一种平等、无私的平常心,只要掌握一定的赏识策略,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学生个性的心态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春兴
2.彭书淮
3.张大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