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幼儿一日常规
一日活动常规是需要幼儿经常遵守的班级规则和规定,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它是幼儿教育主要内容之一,是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它的建立不仅是集体教育幼儿的需要,还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同时也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也有帮助。一日常规的形成过程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幼儿期是最容易养成固定习惯的时期,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喜欢行为的模仿和重复,而从小养成某些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教师不仅要规范幼儿的行为,还要让幼儿懂得生活在集体中“规则、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它将对幼儿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建立良好的常规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
生活常规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园生活常规对幼儿每天生活活动的内容、时间、程序等均有明确的规定,使幼儿一日生活能保证在一定的节奏,一定的秩序和一定的规律中进行,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同时生活常规也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对于幼儿来说,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是一日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本性是天真无邪,他们就象一张白纸,教他们什么他们必然会按所教的去做,所以从入园的第一天起就要有目的培养生活常规。
其次,建立良好的集体活动常规
我们在组织集体活动时,要求幼儿遵守集体活动规则,明白自己不能扰乱集体活动,知道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随心所欲。集体活动常规主要体现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我们注重幼儿正确的坐姿;正确握笔姿势的养成;掌握科学用眼、用脑小常识;爱护学习用具;能独立完成当天任务等习惯。集体活动常规还包括幼儿要顺应集体里的指令。如:站队时要一个接一个,排好队,不能拥挤;活动时不能随意走动,要认真地听老师讲话和伙伴回答问题,玩玩具时不能争抢别人的玩具,而且玩完之后要把玩具摆放整齐;看书时不要撕书,不破坏幼儿园的东西……这些都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集体活动常规。但有的幼儿不能很好地按要求去做,这就需要我们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去逐步培养。集体活动常规还有语言常规、操作常规等,都是很必要的。要使幼儿成为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孩子,语言常规是必备的。认真地倾听,大胆地表达都是培养语言常规的基本方法。操作常规包括教师提供一切学具和游戏材料,知道正确的运用和保管。这些看起来不是很在意的事情,但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任何习惯的养成、任何事情都要从点点滴滴做起的。
最后,建立良好的游戏常规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以游戏为基本形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建立良好的游戏常规非常必要。幼儿喜欢玩游戏,玩得高兴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玩得投入时,不能控制玩的时间。针对不同的游戏提出具体的要求,并且强调没有遵守要求带来的后果。如:在玩“小司机”游戏时,如果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在玩角色游戏“医院”时,病人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时,要求幼儿爱惜各个区域的游戏材料,选择了区域之后要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合作,游戏结束时要把各个区域的物品放在固定的地方,摆放整齐。户外游戏时,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注意保护自己同时,也要关心同伴,听到信号后马上回到老师的身边。游戏结束,要求幼儿整理好户外活动器材,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制定必要的游戏规则,建立良好的游戏常规,使游戏活动在宽松、友好、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二、常规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好与坏,与教师所用的方法有很大关系。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适得其反。在具体实施中,我园教师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加强师幼互动
新《纲要》指出:教师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首先我们老师对幼儿进行各项常规的培养时,应加强建立和谐融洽的师幼关系,创设宽松良好的氛围。
其次,加强同伴间的交往
“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原则。我们应加强区域中的“生活区”指导,如,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如何帮助娃娃穿脱衣服,将衣裤穿整齐,帮娃娃折叠衣物等。在幼儿园,最频繁的莫过于同伴间的交往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加强将生活卫生习惯较差的幼儿融入到生活卫生习惯好的幼儿之中,利用同伴间的相互影响,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加强家园合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家庭中的各种影响孩子往往不加取舍地接受。家长的思想和行为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家长应积极主动与幼儿园紧密配合,共同作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使教育目的,教育步调达到一致。积极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积极参加家园联系活动,如半日开放、家长会、亲子活动、月末汇报等。
我们相信,只要以《纲要》为指导思想,遵循幼儿教育的规律,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为根本出发点,相互学习和交流,用心工作和反思,一定可以不断优化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常规,提升幼儿园的办园质量,达到让幼儿发展、让教师提升和家长满意的目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