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说课稿
(2020-10-12 15:15:35)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说课稿 |
《竹节人》说课稿
何晓会名师工作室
一、说教材
作为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的第一课,《竹节人》在课前导读中直接给了三个阅读任务,分别为“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内容,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基于此,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重难点)
2、从字里行间感受竹节人带来的心灵快乐。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本课也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为了充分启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引导法、朗读感悟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学生则主要采用自读自悟、圈点勾画、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以教师的导、学生的学为教学主线,营造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逐步深入,让学生在学习中解惑、积累,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回顾任务,目标定向
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建议,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通过略读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在浏览的过程中确定了三个阅读任务应该分别关注的主要自然段。本节课伊始便提出这节课主要用精读方法继续完成这三个任务,注意梳理用了哪些阅读方法,开门见山的导课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主动探究文本做好铺垫。
(二)精读内容,完成任务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第一个任务偏重实用,所以我设计为课前尝试完成,课堂展示,并将竹节人带入课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玩法,学会学习,在师生共评的过程中,梳理阅读方法:提取主要信息。
任务二偏重于体验,我设计开放性的探究问题: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给足学生自主阅读相关内容的时间,鼓励他们在有感受的地方勾画,批注,进而小组交流。
指导汇报交流时,聚焦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体会乐趣,体现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阅读理念,又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会了阅读方法:抓关键词句,展开想象。
任务三偏重于叙事,讲一个关于老师的故事。随着课堂学习的推进,我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练习,也可找搭档练习,展示讲故事后,通过生评与老师点拨,促进讲的效果,总结阅读方法:梳理情节,注意细节。
(三)回顾过程,总结全文
本节课三个阅读任务完成后,结合课后练习,梳理阅读过程,让学生交流、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同时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总结学法,巩固阅读策略。
四、说板书
9、竹节人
提取关键信息
抓关键词句
展开想象
梳理情节
注意细节
板书中呈现了本节课的阅读任务,学习汇报方式及阅读方法,简洁明了,突出学习目标。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当然课堂是灵动生成的,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适时地做出调整,以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