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说课稿
(2019-04-12 15:55:35)分类: 说课稿 |
一、说教材
结合单元主题,依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新课标》要求、我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定位在:
1、知道赵州桥的特点以及修建原理。
2、了解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和设计上的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
“学贵有法,而教无定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谈话法、图文结合法、品读感悟法。学生则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在“读-思-议-想-说”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赵州桥》这篇课文的生字、词语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赵州桥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桥,今天我们就继续我们的赵州桥的神游之旅
(二)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本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第二自然段,1、找出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我针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出示投影片并采取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引导学生知道第一句是个总起句,后面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具体的描写。今后,我们在习作中也要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再通过指导朗读感受赵州桥的雄伟。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为了梳理课堂所得,加深学生记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以下作业。1、查阅有关桥的资料,了解过去、现在有些什么样的桥。再想象一下,未来的桥将会是什么样的,用手中的笔把它画下来。2、收集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3、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我的板书简洁、重点突出,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以上仅是我对这节课的初步设想,当然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会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预设与生成共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