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2018-10-21 21:17:11)分类: 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武功县实验小学
赵芸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借助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意境。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指名答。
“ 真会表达!同学们,流动的河水突然直直地从高处跌落,便形成了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象——瀑布。”师板书“瀑布”,生随师书空。
引导学生明白“望”在这里是远看的意思。
2
3
4
三、初读古诗,感受韵律美:
1、生自由按节奏读古诗,个别读,生评价。
2、师范读,生谈感受或评价,简单介绍平长仄短的读诗方法,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之美。
3、师带读。
四、认好生字:
出示词语,词中初认: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五、写好生字:
1、出示“炉、烟”,学生观察这两个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师指导书写,并请两名同学上黑板书写,师巡视。
3、生评。
六、品读古诗:
1、出示前两行诗句:
预设1:学生看到太阳、山峰、云烟时,相机引导这座山峰的样子和人们使用的香炉很像,(出示香炉图片)它们都有尖尖的顶和圆圆的身体,所以人们给这座山峰起名香炉峰。“这还有一个人,他是谁——李白,李白看到了什么?他还看到了什么?”
预设2:学生先看到有一个人在看瀑布,相机引导“猜猜他是谁?——李白,李白看到了什么?那这些美景他是近看还是远看呢?你从哪个字或词可以看出来?”
学生以“李白远远地看到了-------”开头,用一句完整的话描述画面,理解诗句意思。
想象:瀑布像什么?
2、出示三四行诗句:
预设1:瀑布在流动。瀑布突然从高处流下的速度怎样?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来?
预设2:瀑布看起来很高。你能找出描写庐山瀑布高度的词语吗?引导学生理解“三千尺”是夸张地说瀑布很高。
男女比赛试着读出它的快与高。
(2)看到快而高的瀑布,李白心里不禁疑惑了,他想到了什么?——“疑是银河落九天”。银河在哪?银河里面有什么?这闪亮的银河与水花四溅、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如此之像,瀑布就好像从九天之上落下来似的,它多——高呀!看着瀑布,你会怎样读这两行诗句?
读诗句。
七、小结,背一背:
看到这么美的风景,你能用上“庐山瀑布真-----!”说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吗?试着带上赞美的感觉,随着老师一起朗读古诗。
生试背。
八、知识链接:
祖国山河壮丽,诗篇无数,老师帮大家搜集了一首《望天门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九、作业:
2、搜集一首李白的诗,把它积累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