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特级教师 安振平

标签:
教育 |
文章摘要:安振平,男,1961年生,1983年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1988年评为中学数学高级教师,1992年评为陕西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1994年推选为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
现为陕西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咸阳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咸阳市高考数学研究专家组成员,《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高考试题研究组核心成员.曾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二等奖.
“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在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上,才能有所作为.作为教师,我全身心地爱着我的学生,爱着三尺讲台.作为大山的儿子,我热爱这片生我养我的黄土地!”
全国优秀教师“十杰”、永寿县中学校长安振平,这样坦言自己作为一个基础教育者的人生追求.
1983年,安振平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永寿县任教.他是教师,是校长,是学者,他铸就了品牌,他挺起了黄土地的脊梁!
在离永寿县城35公里多地的常宁中学,面对一道简单的数学题,高三全班30多名学生却只有两人能解,他惊呆了,他强烈地意识到振兴家乡教育义不容辞.他几乎把所有工资都用来买书,他虚心求教,汲取先进的教学理论,终于摸出了一套“启、讲、诱、练、议”的题组诱导教学法,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全面覆盖高考知识点,把知识和方法巧妙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找到了一把金钥匙.当年常宁中学40多名考生参加高考,一下考取了15名大学生,数学单科成绩竟名列咸阳市80多所中学之首!
1991年,安振平被调入永寿中学,并于1998年担任永中校长.在这里,他提出了“教研强师,质量立校”的办学宗旨,努力倡导“团结、务实、勤学、创新”的校风,“勤学、敬业、严谨、博学”的教风和“尊师、守纪、勤学、进取”的学风.他每周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他要求教职工对工作多一点责任心,对学生多一点爱心,对教研多一点热心,对社会多一点奉献心,树立科研、质量、集体、忧患、奉献“五种意识”.他亲手绘制了“教师横帮竖带联络图”,编制了“教师教育科研参考题”.他多次举办“发表论文展览”、教育科研论文交流会等,激活了学校教育科研的一潭死水.
安振平担任校长7年,永寿中学先后被授予“市级文明校园”、“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先进学校”,被陕西省教科所、陕西师大、咸阳师院确立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激励学校近半数教师发表论文近千篇.
在三角形不等式领域,安振平独领风骚,他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涉及四个三角不等式的不等式,该结果推广了已知三角形面积的海伦—秦韶九公式,推广了外森比克不等式,推广了费恩斯列尔——哈德维格不等式,并加强了匹多不等式,可谓“不等式之最”.在国内最具权威的武汉《数学通讯》发表后,赢得国内同仁的高度评价,被称为“安氏不等式”,先后四次成为各种学术交流会的重要内容,并三次获奖,全国17种数学期刊争相表彰.
一位老数学家在看到“安振平不等式”理论后,曾感慨万千地说:“一个山区青年中学教师能完成这样高难度的不等式理论,这本身就是一种绝妙的不等式!”
从教20多年来,安振平一直用教研促教学,努力做“学者型”教师.他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于一炉的“题组诱导教学法”,发表在湖北《中学数学》上,引起同行的热切关注,其续文《题组诱导教学法初探》,获咸阳市中学数学论文二等奖,在陕西省教科所《教育科研通讯》中列为教研成果,论文《应加强解题思维过程的教学法》获省优秀论文一等奖……他相继在《数学通讯》、《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学数学月刊》、《中学数理化》、《新高考》等60余家刊物上发表论文700余篇,计20万字.
作为校长,他作风过硬,人人敬佩.他的心灵遨游在数学的九天,他因数学而充实,他因学生而兴奋.2000年在为全国数学联赛命题中,他通宵达旦三天,一次性命中两道命题.为精确画出全国高中数学新教材北师大版高二数学圆锥曲线单元的椭圆例题的插图,他竟不惜耗费半年心血.
走进安振平家,你就走进了图书馆,床上躺着书,地上堆着书,桌上放着书,到处都是书.光他做的读书笔记卡片就有三书架,近10多万字.父亲病重住院,他竟在病床旁的小卧室支起了电脑,摆上了教研书.
他有句格言:交换思想比交换苹果更重要,教会学生思考比教会知识更重要.他在每个夜晚都魂牵梦绕着他的学生,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他责任所在的永寿教育事业,因为他对这块黄土地爱的深沉!
成就及荣誉
曾在《数学通报》、《数学通讯》、《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学数学月刊》、《中学数学杂志》、《中学数学研究》、《中学数学》、《数学学习指导报》、《中学生理科应试》、《考试报》、《中学生数理化》、《新高考》等五十余家刊物上载文数十篇.主编《高考数学金版专辑1》,《高考数学金版专辑2》,《高考数学金版专辑3》,《高中数学实用手册》,《巧思妙解高一数学》,《巧思妙解高二数学》,《试题调研》等书籍,为全国高、初中数学联合竞赛和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命题多道,并有多篇文章获省级以上奖励.
1985年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1987年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1991年评为“全国八十年代优秀大学毕生”,1996年获陕西省首届青年科技奖,2000年评为“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2003年获苏步青数学教育二等奖,2005年获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功勋作者”称号,2006年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