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一)
(2018-08-25 23:06:01)情景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一)
王
情景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唤起学生的情景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创设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探究、建构的“学习情景”是现代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以下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剖析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不同阶段应用情景。
1.设置问题情景,引入课题
在新课引入时引用情景素材能创设神奇美妙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必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也可以用日常生活中需要解释的现象、简单的小实验、爆炸式的新闻等情境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为讲授新知识作好铺垫。
例如,在进行“Fe 的化合物”的教学时,事先用KSCN 溶液在纸上作画并晾干,然后在纸上喷洒 FeCl3溶液,就立刻出现了红色美丽的画面。虽然学生在初中接触过向用酚酞写过字的纸上喷洒氢氧化钠溶液会再现红色画面的现象,但对于此现象仍然产生出非常浓厚的兴趣。这种魔术式的课堂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兴奋点,很自然地过渡到铁的化合物性质的讲解中。
2.设置逐步深入情景组,化解难点
在教学难点的处理上,设置深入浅出的情景,通过精心设置系列问题形成问题组,层层深入,在学生的讨论中把问题逐步深化,达到优化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情商指数等目标。
例如,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结合课本,分析盐类水解的实质,指导学生对难点进行分解分析。可以设置如下问题组:(1)在醋酸钠溶液中存在平衡体系吗?溶液中有哪些离子?这些离子能反应吗?(2)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结合构成了水的电离平衡的逆反应,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的结合会对水的电离平衡产生影响吗?产生了何种影响?(3)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还相等吗?这样可以通过化整为零的方法,将问题进行分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该问题情景的设计指明了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方向,使学生在逐步的问题解决中形成对于盐类水解实质的深层次把握。
3.设置判断情景,去伪存真
设计判断情景能有机的建立过程和结论间的连接。创设判断情景的思路很多,可以故意设置错误论点,可以欲擒故纵,努力让学生自主创设问题情景,解决问题;也可以旁征博引,把问题悄悄地“植”入课堂,创出别样的效果;还可以独辟蹊径,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辩论,使真相越辩越明。
例如,“硫酸飞溅沾皮肤立即用水洗,涂碳酸氢钠”,学生认为如果是浓硫酸,应该先用干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显然,与让学生完成传统习题相比,这种方式更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也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设置探究情景,激发主动学习
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究情景 ,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更深层次地分析问题,达到深化知识的目标 , 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
例如,在学生已经了解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后,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三种单质的微观结构模型、相关化学性质的视频资料。这种以探究为活动方式创设的学习情景,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和探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其根本实质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5.设置应用情景,促进实践
应用情景教学特别强调通过具体的知识应用对学生提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情景如果来自于学生身边的实例,更容易激发其主动探索实际“问题”的欲望,促使学生自觉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积极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尝试,开展创新活动。
例如,在学习完原电池原理后,我让学生自己制作简易电池,包括简单的燃料电池和水果电池等。这样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过程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无限的乐趣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