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楼记

标签:
均衡验收老楼 |
分类: 教育感悟 |
据《校史》记载,1978年,全县教育教学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各中学小学学习参观人数达3000多,开启了文革结束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同年学校相继被确定为省、地、县三级重点小学。之后,各级政府对我校大力支持,1978年省上拨款4万元,拆除20多间危旧房,新建了二幢二层,每层10间(砖箍窑式)的教职工宿舍楼。当时,我校是全县首家建楼的小学。虽说表面粗糙,但坚固耐用,2008年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完好无损。这是我校建校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新建。
http://s6/mw690/003y4nWyzy7kgUWhkJT85&690
2016年秋季,国家改薄项目,地基需要,拆除了我们称之为前楼的第一幢,如今,她已经被漂亮的三层餐饮楼替代。2018年面临全省义务教育均衡验收,按照验收标准,学校不得存在D级危房。
http://s1/large/003y4nWyzy7khdU5Ynw9a
2018年5月6日即(戊戌)年立夏当日,我们称之为后楼的老楼数小时被挖掘机夷为平地。至此,百年老校再无古迹。
http://s15/mw690/003y4nWyzy7kfVuloEmfe&690
曾记否,儿时的母校,校门朝西,入校门第一眼看到的是我们现在称之为的前楼,前楼也许因此而得名,此楼当时住的都是学校领导或是年长的有威望的老师,在我们工作后,偷偷把她称之为“中南海”。每天下午放学后,老楼前,总有老师们凑在一起吹拉弹唱,好不热闹。
http://s1/large/003y4nWyzy7QtFeIFpr6d
http://s1/large/003y4nWyzy7Qt1DVU09b1
http://s9/mw690/003y4nWyzy7kgMdHWu4a8&690
http://s1/large/003y4nWyzy7kg5Igv32d8
1996年参加工作,又回到母校任教,当时的前楼、后楼都是当时的“豪宅”,像我们这些刚分配
http://s1/large/003y4nWyzy7kg5g9Fmk24
来的,资历浅的人都没有机会住进去。我当时住的房子是操场东面坐东朝西房子门被面朝南的教室挡住的春夏秋冬都见不到阳光的一间黑房子。在这间房子大概住了3年多,直到99年要盖义教楼,要拆除我的黑房子。正好也有老师调走,我才有机会搬进了梦想中的后楼二楼第5个房子。又过了几年,因有孩子,二楼不方便,逢老师调走,恳求领导,才搬至一楼,在后楼一住13年。回想那些逝去的日子,铁打的学校,流水的教师,二楼,每住进一户顶棚糊了一层又一层,上面的芦苇杆扶不住,边上全掉下来,燕节子屎床边随处可见。之后搬到一楼,又是满地的湿湿虫。夏天我和孩子身上到处都被不知名的蚊虫等辈蛰得片体鳞伤。当然,除了这些,后楼也留下了我们一代代师生的成长足迹,想那时,没有集体办公,我们每人一间房子,如果后面没有课,我们就开始做饭,米汤在锅里熬着,作业照样改着,书照样读着。没课的时候,在自己的房子里,看看书、备备课、织织毛衣,内心是宁静的。饭熟了,端着碗在各家串门子,谁家的饭好吃,下次肯定照做,否则,娃娃就赖在别人家叫不回了。记忆犹新的是那年苜蓿刚长芽,我早操前熬了一锅苜蓿汤,上操时偷偷给“生前好友”一呼应,操一下,十几个人一起飞奔而来,一锅苜蓿菜汤一扫而空,那感觉只有三个字“爽歪歪”!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老楼的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孩子们毕业了一届又一届。老楼——毅然挺立,毅然顶天立地。春暖花开,四季轮回……
老楼,40岁了,如果是人,正当年。作为一半是土木结构的建筑物,她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http://s1/large/003y4nWyzy7kh2oXYmaf6
今天早上,她永远地走了。新旧更替,自然规律,旧的不走,新的又何求?老楼------数代早小人永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