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膈肌的运动
“模拟膈肌的运动”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此实验能将学生无法用眼观察到的潜在的生理活动,用模型的方法展示出来,形象直观,简单明了,化难为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学生轻松地理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但是,在教学中,该实验没有现成的膈肌模型,造成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感觉到非常抽象,理解困难。经过多次的实验和改进,利用常见的废旧材料来制作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模型进行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兴趣,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一
模型制作
1材料用具
大号饮料瓶(2L)、橡皮塞1个、弯曲玻璃管1个、橡胶手套1个、绿色气球2个、剪刀、透明胶带。
2
制作方法
(1)将大号饮料瓶的底部剪掉,保留边缘光滑,没有锋利的突起。
(2)在橡皮塞中央打孔,插入弯曲玻璃管,在玻璃管的两侧管上分别套上绿色的气球,用胶带扎紧。
(3)将装有玻璃管的木塞从饮料瓶的底部伸进去,木塞就装在了瓶口。
(4)由于没有较大的气球,就将橡胶手套的五个手指部分剪掉,把其余完整部分展开套在了饮料瓶的底部,用透明胶带将边缘固定。
http://s10/bmiddle/003y3q8azy6IeI0N2OJc9&690 模拟膈肌的运动" TITLE="教学随笔 模拟膈肌的运动" />
制作的实物模型
二
实验演示及现象
教学中,展示模型时,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饮料瓶、弯曲玻璃管、气球、橡皮膜分别模拟的是呼吸系统的哪些结构?模型已吸引了学生,而问题更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饮料瓶——胸廓
玻璃管——气管和支气管
气球——肺
橡皮膜——膈肌
1
实验演示
用手向下拉橡皮膜,观察气球的变化,松开手使橡皮膜还原,观察气球的变化现象。
2
实验现象
http://s5/bmiddle/003y3q8azy6IeI8tLw014&690 模拟膈肌的运动" TITLE="教学随笔 模拟膈肌的运动" />
放松橡皮膜,装置内的小气球胀大
http://s10/bmiddle/003y3q8azy6IeIgRzQJa9&690 模拟膈肌的运动" TITLE="教学随笔 模拟膈肌的运动" />
向上推橡皮膜
装置内的气球变小
三
实验优点
1
实验模型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的,使学生感到新颖、亲切,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制作这样的模型,废旧材料重新利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制作的实验模型轻便,便于
,而且现象明显。
3
模型中的橡皮膜有弹性,能凹陷,更好地模拟了膈肌在人体内的真实状态。
4
放松橡皮膜,装置内的小气球胀大,即膈肌收缩,向上推橡皮膜
装置内的气球变小。即膈肌舒张,有利于学生理解吸气和呼气时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两种状态。
5
气球的胀大和缩小,能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气体进入和排出的方向的情况。
(1)放松橡皮膜,装置内的小气球胀大。即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也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完成吸气动作。
(2)向上推橡皮膜
装置内的气球变小。即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肺也回缩,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完成呼气动作。
以上的现象明显,有利于学生理解吸气、呼气时膈肌、肺的变化关系,突破了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达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性。
四
实验模型的不足
气球的尺寸影响了模型的大小。因此选择了橡胶手套装在了饮料瓶的底部,但橡胶没有气球的凹陷明显,影响了实验。如果能找到一个特大的气球,就可以利用大植物油桶制作一个大型的模型,方便于学生进行仔细观察。
小气球装在弯曲玻璃管的两侧,用胶带粘住,往往不严密,漏气,使得实验效果受到影响,应用细线固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