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阅读教材中的情景对话,学生分组合作,提出了探究问题,制定了探究方案并实施。从大、小花生中随机取样,并对果实长轴进行测量。以下是一位学生完成的探究方案。
http://s8/mw690/003y3q8azy6HPbGCW7df7&690
http://s10/mw690/003y3q8azy6HPbM1ZdT29&690
实验报告
探究计划具体,完整,并且对数据分析很贴切。不仅求出了大、小花生的平均值,还绘制了曲线图。绘制的曲线图,用横轴表示1-15粒花生的序号,纵轴为花生果实的长度,依据两数的相交点,绘制曲线,并在同一坐标内做出了大、小两种花生各15粒果实长度的曲线图。可见这位学生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认真,俨然一位科学家。不足之处是花生的数量较少,是15粒。
学生对数据分析,得出了结论: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与品种有关,与假设相符,但结论不完整。结合这位学生的实验结果,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表格和曲线图,发现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明显比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大,而且曲线图中,大、小两种花生的两条曲线有交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测量果实长度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可表格和曲线图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呢?教师及时点拨,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获得。
从表格中可以直观发现: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明显大于小花生的平均值,说明这两种花生是大小不同的品种。大小花生这种差异主要是由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称为可遗传的变异。
从曲线图可以看出:大花生果实的长度值大多大于小花生果实的长度值,说明这是大、小不同的两个品种。大小花生这种差异主要是由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称为可遗传的变异。
大、小两种花生的两条曲线有交叉,说明大花生中也有小花生,小花生中也有大花生,这种差异可能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有限度的,所以大、小花生的长度仍然处于一定的范围内。
对数据的分析,使学生获得了变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的,仅有环境引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因此,从数据中得出结论:大、小花生的差异是品种不同造成的,而同一品种的内部差异是由环境等原因的影响的。
设计适合于学生的探究实验,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定自主学习的空间,能促进学生自身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