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欣赏课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2013-09-06 10:18:28)
标签:
转载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立项号 |
2013XKT-XXMS094 |
课题名称 |
欣赏课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
负责人 |
孙小翠 |
所在单位 |
沣东新城严家渠小学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农村的小学生更应该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但美术欣赏课方面农村孩子的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比较稀缺,而审美能力在欣赏课中的运用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鲜明的个性。所以我想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研究。 (二)课题的表述: 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接受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好的过程。它对于提高的人艺术素养,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先前,也有不少人从审美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但是只是停留在了表面,比如指导学生欣赏一栋建筑,它有多高、多宽、多长、多雄伟,却没有从欣赏的本质出发去研究与探索。而现在我们所表述的是新时期、新背景下的基础教育领域中的美术欣赏课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它应是打破过去那种单一的、封闭的欣赏课教学模式,采取一种动态的、自主的形式,把课堂教学延伸向课外、校外,使教学与社会生活及实践活动紧密相联;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旁加以引导、指导。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促使他们在学习中自主发展,在学习中感受成功与欢愉,在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和鲜明的个性。 1、美术教学要具有时代性,要符合时代的要求。 唐朝的仕女画很明显就看出来是唐朝人,因为唐朝以胖为美;宋朝花鸟画多以工笔为主,只要受其宫廷绘画、时代需求的影响;近现代绘画形式多样,主要遵循了“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时代口号。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课应当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实行自主式教学……”在这种形式下,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美术教育具有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局限性,它从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美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本课题立足新教材、新课程理念。 本课题以兴趣爱好为突破口,最终要落实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上,满足于学生的需要与发展,满足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达到促进个人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一)研究课。在课题组成员的分工情况下,几人合理的分工,组织教学,尽可能的使用多媒体的形式,(多媒体课件自然要精细,也要有档次。)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的教学方式,但有一点,不能单一的把学生留在室内。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能清晰的看到难以看到的作品,把课题研究常态化,并且每位成员记好笔记,不定期的汇报和总结,研究课题的过程将留下文字或图片资料,以备检查。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