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驴

(2021-02-26 13:22:42)
标签:

青岛阿诚

文化

美食

财经

历史

分类: 孙诚心语

 

  说驴

\阿诚

 

世间流传着一个犹太人关于驴的故事,大意是:

有个犹太人倾其所有,用100美元买了一头驴,但是第二天发现驴死了。犹太人没有绝望,而是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他印了1000张彩票,每张售价2美元。他告诉大家奖品是一头价值100美元的驴,如果中奖者觉得不满意还可以全额退款。这个活动很鲜见,大家觉得花2美元不多,如果运气好还能得到价值100美元的驴,于是很多人前去购买,彩票很快就卖光了。犹太人因此入账了2000美元。最后可想而知,中奖者发现驴是死的,就要求退款,犹太人就退还了2美元。如果中奖者还有进一步的要求,也不过是再付100美元的事情。犹太人化解了自己的“危机”,又大大地赚了一笔!

这则故事看起来是这个犹太人很狡猾,欺骗了消费者。但是商场就是这样,只要你的思维能抓住大众消费者的心理,就能够在市场上立有一席之地。从另一角度来看,人们在利益的面前一定要当心成为故事中的那些“路人”,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其实,生活中那些越是喜欢买彩票的人越是没钱,他们希望自己能一夜暴富,反而却因此丢掉了更多的钱。这其实就是一种“赌博心理”!

故事归故事,于现代人的思维里很是正常。但若将这个故事放在旧时的中国,这则故事的“焦点”就成了“圣人”和士大夫们所不齿的“诟病”了。在我们两千余年的封建历史中,自战国时便形成了“奖耕战”“抑商贾”的“国策”;秦汉以后又出现了“重农抑商”“崇本抑末”;再到宋元的“专卖法”、明清的“海禁”等均是重农抑商的具体表现。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中都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之所以会这样,因为在封建帝王看来,农业的发展可使国库粮仓充盈,人们可以安居乐业、人丁兴旺、战备充裕。而私营工商业主的存在,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换与高利贷盘剥了农民,另一方面商业活动的丰厚利益又吸引着相当一部分农民舍本趋末,从而大大削弱和影响了王朝的统治基础。另外,还有传统文化方面的因素,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与商人的“重利”行为和观念是格格不入的。当然,历史发展到了现代,一切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改变,商贸业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砝码和标杆;“商人”也获取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和尊重。当然这里不包括那些狗苟蝇营、唯利是图的“投机主义者”和“不法商贩”。

或许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有了唐代柳宗元的那篇家喻户晓的《黔之驴》。查证了一下资料,驴和马同属不同种,但它们有着共同的起源。非洲野驴是现代家驴的祖先。驴被驯化约在5000年前,中国在殷商青铜器时代,新疆莎车一带已经开始驯养驴。驴自秦代开始逐渐由中国西北及印度进入内地,被当作珍稀家畜圈养。汉代以后,有大批驴、骡由西北进入陕西、甘肃及中原内地,渐作役畜、农畜使用。迄今,中国的驴大概有华北驴、西南驴、新疆驴、庆阳驴、泌阳驴、佳米驴、广灵驴和晋南驴等几个品种。

驴之盛,有史可寻。可关于驴的文艺作品并不多见。在阿凡提的故事中,小毛驴却是一个重要的故事元素和构成,甚为人们、特别是小朋友津津乐道。“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这是林重冏1960年创作完成的儿童歌曲《小毛驴》。这只曲子以其欢快的节奏和诙谐幽默的词曲风格深深的印刻在人们的记忆中,伴随着无数少年儿童快乐成长,成为一首经典的中国儿歌。作为唯一的一首关于小毛驴的儿歌,能够久唱不衰,实属罕见!即便是在绘画界,也只有已故国画大师黄冑先生画过驴。黄胄先生对于画驴的技法高度熟练,墨色丰富,笔意简练而形象准确,把驴这个不太显眼的动物表现得惟妙惟肖、活泼可爱。黄冑的“驴”成为他立足画坛的鲜明“符号”,甚至在“文革”期间还被烙上了“驴贩子”的绰号。

说驴
说驴

相较文艺的,莫如“吃”来得更实惠!驴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都远远高于猪肉、牛肉,使其成为了宴席上的珍馐,成就了“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美谈。自古中原地带都有独具特色的驴肉名吃,如:赵县咸驴肉,莒南老地方驴肉、二庙居村驴肉、高唐老王寨驴肉,河间驴肉火烧、广饶肴驴肉、保定漕河驴肉火烧、曹记驴肉、上党腊驴肉、洛阳的驴肉汤、焦作闹汤驴肉、保店驴肉、垛石驴肉……其实再多,终不过是牙祭果腹之物。唯有山东东阿县的“阿胶”,将驴皮提炼出了“药用”的价值,从汉唐至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贡品,被誉为“补血圣药”“滋补国宝”。我国首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称其“久服,轻身益气”。关于东阿阿胶的古代经典名方更是多达3200余篇。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隶属央企华润集团,前身为1952年建厂的山东东阿阿胶厂, 1993年改组为股份制企业。1996年成为上市公司,同年729日“东阿阿胶”A股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我国最大的阿胶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

乖乖哩!仅仅一张驴皮,真得好好谢谢驴!

在东北的方言中有“驴脾气”一词,含褒义,现早为流传共知,特指一种直来直去的倔强性格的人。如:“只要是他的驴脾气一上来,天王老子都敢顶!;这人哪儿都好,就是有个驴脾气,打着不走,牵着倒退!另据相关研究发现,驴的智商丝毫不弱于牛马,只因其生性各异罢了。驴有怕水、怕冰的习性,有时会以宁死不过,任凭主人怎么抽打。所以人们会把脾气犟的人比作“犟驴”或“蠢驴”。驴身上还有一个“懒”的称谓,所谓懒,有句歇后语或许能更直观地说明:懒驴上磨——屎尿多!就此搜索了一下,结果发现关于驴的歇后语还是蛮多,例如:穷汉得个驴——黔驴技(济)穷;驴粪蛋子——外面光;瘦驴拉硬屎——瞎逞能;梢瓜打驴——去了一半儿;毛驴钉马掌——小题()大做;老掉牙的驴——顾(雇)不得;好心当成驴肝肺——不识好歹……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形容人和事的贬义词句,如: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不相合);耷拉着个驴脸(平日里总是“耷拉着个驴脸”,跟谁欠他二百吊似的)!

千头万绪,人之利欲,驴不代责!最后,摘录柳宗元的《黔之驴》以为跋: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