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莲说》复习教案

(2015-01-09 22:02:42)

                                             《爱莲说》复习教案

                                               陕县一中  康秀丽

复习目标:

     1、熟练地背诵课文,并能准确默写;

     2、准确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3、明确文章写法及表达的情感。

复习重难点:

     重点:1、熟练地背诵课文,并能准确默写;

                2、准确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难点:

                     明确文章写法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导—学—探—练

教学流程;

一、背诵课文, 注意以下字音、字形:

                  周敦          可爱者甚

                 出淤泥而不     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检测:组长检查,人人过关。)

二、解释重点词语

       可爱者甚、  出淤泥而不、      、     清涟而不

     、    香远清、          亭亭、  

      亵玩、   菊、            隐逸、   君子

      陶后有闻、  乎众矣

三、翻译句子, 注意重点词语: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9、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组合作学习,有疑问的讨论交流,组内解决。)

四、理解延伸(小组合作 相互讨论)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找出相应的句子

       2、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文中的菊、牡丹、莲各象征什么样的人?对这三种人,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从中寄寓着他怎样的感情?

五、链接中考:

(小组合作探究,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②余以为妙绝. (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3、读文赏荷:(4分)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2分)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2分)

          

六、当堂检测:

一、填空: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北宋时著名的        家, “说”是一种                      的文体。

      2、文中描写莲花生长环境的句子是:                                                             

      3、本文的主旨句是:                                     

二、解释以下划线词语:

       :                      有闻:                 :                     玩:                   :                   清涟                     香远清:                  亭亭净

三、翻译以下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四、问答:

       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