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2015-01-09 21:37:36)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
2、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研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
什么?秦二世凶残暴戾,使得人民苦不堪言,这时,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农民起义,顺应民意,极大地动摇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这就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孟子所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孟子是如何阐述这一观点的。
二、课前热身:
1、了解先哲。
2、理解题目:
三、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
要求: 读准字音,
语言特色:气势磅礴、说理透彻、感情充沛
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法指导:
第1段:天时、地利、人和。
第2段: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
第3段:城(城墙)、
第4段:
五、研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首先,作者在开篇提出了什么观点?
2、接着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论证论点?
(举例论证:进攻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3、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得到人和?
4、最后,作者由战争类推到治国,得出了怎样的结论?用到了哪些论证方法?
5、你能说说本文的论证过程吗?
提示: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形式进行阐述。
首先,提出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接着举进攻失利的例子,论述了时不如地利的观点;
然后举防守失利的例子,论述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通过对比,得出了人和的重要性,由战争需要人和转到治国更需要人和;
最后,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六、合作探究:
1、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例子印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一古训吗?
2、你知道关于“人和”的俗语吗?
(给文章补充一个道理论据)
•
•
•
•
七、板书设计:
八、当堂检测: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二、解释红色字。
三、翻译句子。
四、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