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邮票故事(238)刘铭传与虢季子白盘

(2020-05-07 11:08:54)
标签:

老头原创

 

邮票故事(238

刘铭传与虢季子白盘237-1~237-2

60年前,伴随着合肥的解放,一件被埋藏了数十年的稀世珍宝,在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故居——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西南约40公里处的大潜山下重见天日。这件国宝,便是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之一的虢季子白盘,它与现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两件馆藏珍品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器,称得上是一件国宝级重器1954年我国曽发行特9伟大的祖国(第五组)古代文物》。其中(4-3)为虢季子白盘·西周青铜器(图238-1、图238-2)。

邮票故事(238)刘铭传与虢季子白盘

盘是我国商周时期流行的一种水器。当时盥洗以匜倒水而用盘承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收藏有一件迄今所见最大的青铜盘———虢季子白盘。虢季子白盘因作器者为虢季子白而得名。
 
  西周初年,武王、成王时曾分封同姓和异姓诸侯国,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封邦建国。当时分封的诸侯国很多,周文王弟被封在东虢、北虢。20世纪五十年代,考古学家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发掘了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墓地,出土的一些铜器上有虢太子元虢季氏子段等铭文。经研究,上村岭为一处北虢贵族墓地。1990年,在此又发现了几座墓,出土了各类文物5000余件,其中许多铜器上镌有虢季字样的铭文,进一步表明,这里就是虢季氏的家族墓地。据专家研究,虢季子白应是虢国始封君的同宗后人。
   
根据铭文内容,虢季子白盘的年代可定为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6年)。盘为长方形,四面各有二兽首衔环,四足作矩形。腹饰环带纹,口饰窃曲纹。长1302厘米,宽827厘米,高413厘米。通过以上这组数字,读者不难想象其形体的巨大。腹内有铭文8行、111字,记述虢季子白受周王之命,征伐我国西北地区当时的强族猃狁,因有功受到周王的赏赐,可与《诗经》中所记史实互相印证,是研究西周晚期与北方民族的关系及西北地理的重要史料。

铭文内容:
隹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乍宝盘。
不显子白,壮于戎工,经维四方。搏伐严狁,于洛之阳。折首五百,执讯五十,是以先行。
超超子白,献馘于王。王孔加子白义,王各周庙,宣(广字头加个射)爰乡。王曰白父,孔又光。
王赐乘马,是用左王。赐用弓,彤矢其央;赐用戉,用政蛮方。子子孙孙,万年无疆。

翻译成现代文:在十二年正月初吉期间的丁亥日,虢季子白制作了宝盘。显赫的子白,在军事行动中勇武有为,经营着天下四方。进击征伐玁狁,到达洛水之北。斩了五百个敌人的首级,抓获俘虏五十人,成为全军的先驱。威武的子白,割下敌人左耳献给了王,王非常赞赏子白的威仪。王来到成周太庙的宣榭,大宴群臣。王说:白父,你的功劳显赫,无比荣耀。王赐给子白配有四马的战车,以此来辅佐君王。赐给朱红色的弓箭,颜色非常鲜明。赐给大钺,用来征伐蛮夷。(子白作器以使)子子孙孙万年永远地使用3 

    虢季子白盘有一段不平常的经历。据传它于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为朝廷所收藏,后在兵燹中遗失,不知去向。同治三年 (1864),准军名将刘铭传攻占常州,一日夜间,他巡视城防,走进原太平军护王陈坤书府,听到厅旁正在吃草的战马笼头上的铁环碰撞马槽发出叮当之响,用灯照看,发现马槽原是一巨型铜盘。次日,他令人将盘洗刷干净,发现盘底有古文字,经有识之士鉴定才知道是稀世之宝。于是他将此宝送回他的故乡———安徽合肥刘老圩,后来,刘铭传回乡休假期间请安徽霍山县一位名叫黄从默的老儒生考证该盘的来历。黄老先生辨认出该盘,并告知刘铭传,虢盘原本在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虢川司,为古代西虢国所在地。此后几十年,此盘一直藏在刘家。同治十年,刘铭传在安徽肥西老家建盘亭一座,存放虢季子白盘,并亲笔写下盘称国宝亭护家珍的对联。其时虢季子白盘已是远近闻名,一纸拓片售价高达5两银子。

1872年至1884年,刘铭传归乡赋闲期间,大江南北文人名士蜂拥而来,人人叹羡不已,消息很快传到京师翁同耳中,翁氏托人到刘老圩说项,愿意出重金购买。刘铭传听言火冒三丈,以生硬的态度回绝了说客。翁氏仍不死心,又叫人前去说亲,愿意将女儿下嫁刘家,做刘铭传长媳,以通秦晋之好。刘铭传左思右想,认为根子还在虢盘上,就以不敢高攀之语谢绝了这门婚事,翁氏大为扫兴,从此和刘铭传交恶。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撤府建省,刘铭传赴首任台湾巡抚,虢盘则安驻合肥老宅盘亭,未随往台湾。刘铭传去世后,其后人遵照他的遗嘱,小心保护这件国宝。他的后人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为保护虢盘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争。其间最具威胁的先是任国民党安徽省主席的刘镇华。作为地方官的刘镇华在1933年至1936年主持安徽政务期间,独霸专权,横征暴敛,草菅人命,对虢盘更是觊觎已久,多次派人以种种理由到刘府搜劫,虽未果,但刘氏后人却饱受了皮肉之苦。抗战前,曾有一美国人托人找刘铭传的曾孙刘肃曾,愿出一笔相当可观的金钱购买虢盘,并答应成交后将其全家迁居美国。随后,法国人、日本人等都曾找上门来愿以重金购买虢盘,均被刘家拒绝。及至1937七七事变后,合肥旋告沦陷,日军入侵,强抢豪夺、无恶不作。面对外辱,刘家后人知不能敌。只得将虢盘重新入土,他们将虢盘深埋丈余,其上铺草植树。而后举家外迁,以避战乱。日寇多次搜掠也成泡影。抗战后,李品仙任安徽省省长,他是一个古董迷,曾利用职权在皖盗窃楚墓,搅得民声沸腾。对虢盘他更是垂涎欲滴。他一再派人前去盘索,在遭到拒绝后竟将刘家大厅中所挂字画搜刮一空。不久他又派一营部队进驻刘老圩,天天逼刘氏后人交出虢盘。刘家人无奈,只好再次举家出逃避难。在此期间,李品仙的亲信合肥县长隆武功为讨好上司,亲自带人到刘家老宅,将几十间房屋的地板全部撬开并挖地三尺以寻虢盘。终亦未果,悻悻而去。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十分重视,1949年冬,政务院给皖北行署发电报,指示查明虢盘下落。皖北行署当即派人专程到刘老圩向刘肃曾全家传达政府保护文物的政策。刘肃曾当即表示:保护国宝,责任非轻,个人力薄,盘之安全可虑;现政府如此重视,亟愿献出,从此国宝可以归国,获卸仔肩,亦为幸事乐事。遂于1950119日在其家中一间人迹罕至而又破旧不堪的屋子里,挖开历经14年的封土,将虢盘掘出,献给国家。虢季子白盘自1864年初夏与刘铭传结缘,历尽沧桑86载,传四代人,终获新生。三代吉金,慧命永延,诚不虚也! 就在虢盘拟送北京时,一件意想不到的盗窃破坏国宝事件突然发生。一名犯罪分子溜进刘家,手持钢锯准备锯下8只饕餮衔环,声音惊动了守护在附近的解放军战士,当即将他抓获,使国宝免受破坏。事件发生后,人民政府指示迅速将虢盘运送北京,并请刘肃曾同行。虢盘抵京后,董必武、郭沫若、沈雁冰等亲切接见了刘肃曾,文化部颁发了奖状。郭沫若先生还于19503月设宴招待刘肃曾,并即席亲笔题诗一首相赠:虢季献公家,归诸天下有。独乐易众乐,宝传永不朽。省却常操心,为之几折首。卓卓刘君名,传诵妇孺口。可贺孰逾此,寿君一杯酒。从此,与毛公鼎、散氏盘并称为古代三大青铜瑰宝的虢季子白盘就由国家珍藏保护起来,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